-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颅脑外科手术是高风险的手术,其中很多手术需终身放置植入物,由于颅脑的特殊结构———血脑屏障存在,大多数抗菌素难于通透屏障,一旦颅内感染后治疗困难且治疗费用高,会增加患者的痛苦、经济负担,重者会导致手术失败,严重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因此,确保颅脑手术器械,特别是植入物灭菌质量尤为重要,对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该院2012年9月以来对颅脑外科植入物处理有针对性制定并采取了规范化管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1年8月~2012年8月颅脑植入物器械包452包,设为对照组,将2012年9月~2013年9月486包设为试验组。 颅脑手术的植入物有固定颅骨用的钛条、钛钉,动脉瘤手术用的动脉瘤夹、颅骨修补用的钛网、钛钉。 包装材料采用纸塑袋,有效期为6个月。 植入物由颅脑外科提供,在消毒供应中心采用压力蒸汽灭菌。 1.2判断标准清洗质量标准目测法和5~10倍带光源放大镜观察为植入物无污渍、血渍、水垢并光亮洁净。 灭菌质量标准无湿包,物理、化学、生物监测合格才能发放。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规范化管理的措施2.1人员培训对工作人员进行动脉瘤夹、钛网、钛钉、钛条等相关植入物结构特点、清洗技巧、包装与灭菌方法要求进行培训,为有效清洗与灭菌奠定基础。 同时加强工作人员的风险教育和责任心教育。 2.2严格交接由于颅脑外科植入物非常精细、价格昂贵,有的体积微小如钛钉,科室安排了责任心强、专业技术好的工作人员负责。 要求科室在术前8~12h内把需要灭菌的植入物送到消毒供应中心,在去污区由专人负责依据植入物进行清点验收,面对面交接并签名。 清点时要认真清点植入物的种类、数量、检查其功能完好性。 2.3清洗采用人工清洗与超声波清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流程为流动水下冲洗→多酶清洗液内浸泡5~10min→超声振动3~5min→刷洗→漂洗→纯水终末漂洗。 动脉瘤夹要用小毛刷刷洗咬合面、齿面、凹槽等清洗死角,撑开时不能用力过大,以免影响其夹闭功能。 对细小的钛钉、钛条应用专用清洁网筐在超声清洗机中清洗,既要保证清洗质量,又要保证在清洗过程中不丢失。 2.4消毒与干燥煮沸槽湿热消毒,温度≥90℃,时间≥1min,置入干燥柜中干燥20min。 2.5包装植入物包装前工作人员应洗手,用目测法或5~10倍带光源放大镜下逐一检查其清洁度、同时检查植入物功能状态及完好性、数量等。 植入物采用纸塑袋包装,封包前须做到双人核对。 由于钛条、钛钉用量多,采用批量包装灭菌的办法,按科室要求钛条3个,钛钉6个一包,每次灭菌10包,既可方便科室急诊手术使用,又可降低了灭菌生物监测的成本。 每次患者使用后及时记录好患者的相关信息以便追溯。 包装时将钛网用单层治疗巾包裹,钛钉钛条、动脉瘤夹用纱布包裹后用纸塑袋包装,可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可以避免湿包。 包内放第5类化学指示物,包外有标识注明科室、植入物包名称、灭菌器编号、灭菌批次、灭菌日期、失效期、检查、包装者签名。 2.6装载与灭菌包装完成后及时灭菌,以防止放置时间过长产生热源,影响灭菌效果。 植入物采用脉动真空压力蒸气灭菌,把包好植入物侧放于不锈钢篮筐中,置于灭菌器的上层,装载不超过柜室容积的90%或不小于5%。 灭菌时在标准包中央放生物测试管一支,第5类化学指示物一片,将其置于灭菌车下层排气口上方,灭菌温度132℃、压力0.21MPa、灭菌时间10min、干燥时间8min。 2.7生物监测与发放灭菌结束后将快速生物测试管取出进行生物培养3h,同时设阳性对照。 按新标准[1]要求灭菌植入型器械应每批次行生物监测,监测合格后可放行。 在紧急情况下可以第5类化学指示物合格作为提前放行的标准,生物监测结果出来后及时报告使用部门。 判定生物监测合格后由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密闭运送到手术室,装卸时应注意避免挤压,特别是钛网受压会变形而影响手术。 与手术室护士交接清楚,双方确认签名,并做好记录及保存。 2.8文件记录和质量追溯建立植入物交接登录本,植入物灭菌及生物监测记录本记录植入物的信息,患者信息、灭菌信息、生物监测等信息,责任落实到人,保证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归档留存。 包外标识内容详细、全面,注明患者的相关信息,术后将包外标识留存或记录于手术护理记录单上,以便进行感染质量管理、控制及追踪。 3结果实施规范化管理后实验组植入物各项指标除生物监测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MRI梯度系统功率放大器原理.doc VIP
- 新职业英语IT英语(第三版)Unit 6+PPT课件.pptx VIP
- 2022年土地登记代理人题库700道含答案(巩固).docx
- ASQ Z1.4 2003(R2018)抽样计划最新版.pdf VIP
- 19《父爱之舟》第二课时课件.pptx VIP
- FIDIC银皮书 设计采购施工(EPC)合同条件(中英对照完整版).pdf VIP
- 15G310-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构造楼盖和楼梯.pdf VIP
- 基于角色的网页访问权限控制.pdf VIP
- 2024译林版七年级英语下册期末复习:任务型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pdf VIP
- 《西餐烹调工艺与实训(第3版)》高职全套教学课件.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