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标准sb08042001金属材料弯曲试验(中文).docVIP

韩国标准sb08042001金属材料弯曲试验(中文).doc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SB0804:2001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 产业标准审议会 2001年4月11日更新 韩国标准协议发行 韩国产业规格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 序 文 本规格以1985年第一次发行的ISO7438 Metallic materials-Bend test为依据,不变更技术内容和规格叙述形式方式制定的韩国产业规格。本规格代替以前公布的KSB0803:1977金属材料弯曲试验片及KSB0804:1997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 1 适用范围 本规格对于可弹性变形特点的金属材料的性能进行规定。本规格化适用于相关制品规格中规定的金属制品中所采取的试验片进行的弯曲试验。不适用于管材或焊接部等另有规格的材料制品。 2 原 理 弯曲试验是以圆形、正四方形、直角四方形、多角形等断面的试验片在载荷方向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弯曲到规定角度的试验。 试验片两端轴与施加的弯曲载荷力方向形成垂直。弯曲载荷180°时根据材料的规格要求做到两个面相互平行或利用可调整距离的辅助物做到保证规定距离的情况下实现平行。 3 符号及名称 弯曲试验中使用的符号及名称可按图1、2和表1。 表 1 符号 名称 单位 a b L l D α r 试验片厚度或直径 (多角形断面试验片时内接圆直径) 试验片宽度 试验片长度 支承点距离 芯棒的直径 弯曲角度 弯曲后试验片弯曲部位内圆直径 mm mm mm mm mm 度 mm 4.1以支承点和实芯棒组成的弯曲装置 4.1.1支承件的长度和芯棒的宽度(长度)应比试验片的宽或直径大。芯棒的直径按材料规格。试验片的支承件和芯棒应具有充分的刚度(参考图1)。 4.1.2如没有特别要求的情况下支承件之间的距离是按计算,并且在试验过程中不得变更。 4.2V型体构成的弯曲装置 V型槽两面的角度应为(参考图2),并且此角度要符合有关规定。 4.3以夹紧装置构成的弯曲装置 此装置以具有充分刚度的夹紧体和芯棒构成。又可设向试验片施加载荷的设施。(参考图3) 试验片 5.1应使用圆形、正四方形、多角形断面的试验片,消除制造试验片时拉断、火焰切割等作业造成的影响部位。如果对试验结果没有影响的话,可以不消除。 5.2正四方形试验片对棱角进行打磨处理,做到其半径不超过试验片厚度的1/10尺寸,并避免可能对试验结果有影响的横向方向的磨纹、划纹、痕迹的产生。如果对试验结果不影响的话,对棱角不进行打磨处理也可。 5.3如果没有制定情况下,试验片的宽度满足以下要求 a)制品的宽度20以下时与制品同样的宽度 b)制品的宽度超过20时,如下 ——制品厚度3以下时:(20±5)mm ——制品厚度3以上时:20~50mm 5.4试验片厚度 5.4.1从板、带及端面制造的试验片与制品厚度相等。如果制品厚度超过25mm试验片厚度不小于25mm 5.4.2圆形、多角形断面试验片的直径(圆形直径、多角形内接圆直径)50mm时试验片应该与制品相等的直径和断面。如果试验片的直径在30mm以上50mm以下时可以其厚度不小于25mm,如果试验片直径超过50mm 5.5锻造、铸造及半成品制品时,一般根据运输要求或协商制定试验片尺寸和采样。 5.6如果没有不同意见时可以使用厚度、宽度比5.3和5. 4所规定大的尺寸的弯曲试验片。 5.7试验片的长度依据试验片的厚度和所使用的试验装备而决定。 图 4 6顺 序 6.1一般试验在10~35℃的大气温度下进行,可调温度条件下(23±5) 6.2弯曲试验按相关规格规定的下列方法中采用一条 a)具备的条件和载荷条件下又必须满足规定的载荷角度(参考图1、2、3) b)施加载荷的期间,试验片的端部必须保持规定的距离,并保持平行(参考图6) c)施加载荷期间试验片的端部必须密贴(参考图7) 6.3按规定角度弯曲时,试验片放在支承件(参考图1)或V型槽(参考图2)上施加连续的载荷,做到支承中间部位产生弯曲。 如图1~3的情况时,材料在自由弹性流动情况下逐渐增加载荷。不能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按规定角度进行弯曲时,直接压试验片端部进行载荷试验。(参考图5) 6.4端部平行弯曲的试验中,6.3所指的那样首先试验片进行弯曲后放在平行的压力机上、下板之间(参考图6)并连续增加载荷,实现试验片端部平行。试验时可以利用辅助物,也可以不利用。辅助物的厚度可按相关规定或协商决定。可以利用芯棒做另一种形态的试验。(参考4. 3) 6.5如有规定的话,试验片预先弯曲到一定程度后放在平行的压力机上、下板之间连续增加载荷使试验片端部直接密贴。(参考图7) 7结果分析 7.1弯曲试验的分析根据材料规格的要求项目进行。如没有具体要求时可用肉眼查看,没发现细裂纹时可认为没有异常。 7.2材料规格规定的角度值应视为弯曲角度的最小值,如果弯曲

文档评论(0)

ormiti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