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肺结核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肺结核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ppt

* * 胸 科 医 院 肺部结核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四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Chronic fibro-cavitary pulmonary tuberculosis 诊 断 要 点 X光胸片示受累肺叶体积明显缩小,呈密度均一的片装密度增高影,其间有一个或数个不规则纤维空洞,肺门上提呈垂柳状,病灶周围胸膜肥厚,下肺野可见播散性病灶及支扩,未受累肺呈代偿性气肿征象 男 ,52岁。间断发热、咳嗽、咳痰5年,加重伴胸闷、气喘1年。 正位胸片:左上肺野大小不等透光区;右上肺野巨大厚壁空洞,空洞内壁尚光整,外侧壁与侧胸壁相连;余肺野斑片、斑点及条索状阴影,密度不均匀,边缘部分模糊。双侧肺门上提,下肺纹理呈垂柳样改变。气管右移,心影呈垂直位。左侧膈胸膜有幕状粘连。 左侧位胸片示:病灶主要位于上中肺叶,肺门影上提,双侧膈肌下移。 诊断:继发性肺结核(慢纤空),双肺上中下,双上肺空洞,涂(+)培(+),进展期,复治。 胸 科 医 院 肺部结核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四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Chronic fibro-cavitary pulmonary tuberculosis 鉴 别 诊 断 本症鉴别涉及的疾病还有广泛慢性支气管扩张、慢性肺化脓症、多发性慢性肺囊肿、矽肺并发肺结核空洞、多发性癌性空洞、多发粘连性气胸及液气胸等,一般诊断不难 胸 科 医 院 肺部结核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五 结核性胸膜炎 Tuberculous pleuritis 病 因 本病多数发生在原发后阶段,因此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结核菌循淋巴—血行到达胸膜,或由邻近胸膜的结核病变直接蔓延而发病 胸 科 医 院 肺部结核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五 结核性胸膜炎 Tuberculous pleuritis 分 类 1、干性胸膜炎 2、渗出性胸膜炎 3、结核性脓胸也划归本型,但发病机制、病理表现、临床经过和预后却与胸膜炎截然不同,其划归乃传统使然 胸 科 医 院 肺部结核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五 结核性胸膜炎 Tuberculous pleuritis 分 类 1、干性胸膜炎 局部渗出物少,多数病人有局限性剧烈针刺样胸痛,病人畏惧咳嗽及深吸气,查体可听到类似皮革摩擦之胸膜摩擦音,常很快形成局部胸膜粘连,部分病人可发展为渗出性胸膜炎 胸 科 医 院 肺部结核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五 结核性胸膜炎 Tuberculous pleuritis 分 类 2、渗出性胸膜炎 由于机体对结核菌敏感性增高,胸腔集聚多量渗出液,又称胸腔积液。因积液部位不同,可称为包裹性积液、肺下积液、叶间及纵隔胸膜炎等。胸痛、咳嗽、气短为本症常见症状。多数病人发热、消瘦、乏力、食欲不振、盗汗等全身症状。少量胸腔积液在后前位X光检查时仅见肋膈角变钝或消失,一般说来漫过膈顶即为300毫升以上胸水。中等量积液后前位X线检查可见自肺野的外上方向内下方呈弧形曲线,此线以下呈均匀密度增高影。B超及CT均能准确定性及定位 胸 科 医 院 肺部结核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五 结核性胸膜炎 Tuberculous pleuritis 分 类 其病因多数为接近胸膜的干酪灶或空洞溃入胸腔形成支气管胸膜瘘,带有大量结核菌干酪物进入胸腔所致,也可来自纵隔干酪化淋巴结或椎旁冷脓肿中。积液呈草黄色脓液,比重都在1.022以上,放置不久即凝,镜检细胞数10000×106/L,可见大量脓细胞,蛋白含量40克/升 3、结核性脓胸也划归本型,但发病机制、病理表现、临床经过和预后却与胸膜炎截然不同,其划归乃传统使然 胸 科 医 院 肺部结核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五 结核性胸膜炎 Tuberculous pleuritis 诊断要点 结核性胸膜炎的胸水性质均为渗出液改变,即比重1.015~1.018,粘蛋白定性试验阳性,细胞数500×106/L,急性期中性粒细胞占多数,慢性期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定量在25~30克/L以上,涂片及集菌法常找不到结核菌。结核菌培养可以阳性 男,35岁,发热胸闷20余天 后前位胸片:右膈抬高,膈角变钝,侧胸壁可见带状高密度影,边缘模糊。右肺含气减少,左肺野正常。纵隔局中,肺门结构正常。 右侧位片:后膈角变钝,右下斜裂增厚。 同一病例CT纵隔窗:右侧后胸腔可见新月性液性密度影,右下肺组织受压呈密实条带状影。所示肺门纵隔未见肿大淋巴结。 男,25岁,胸痛3周伴发热、咳嗽 后前位胸片:右侧肺野透光度减低,右横膈抬高。侧位片:后膈角钝。 10周后后前位胸片:右下胸部可见外高内低的渗液曲线,高度约平4、5前肋间。 纵隔位置正常。右上肺野及左肺野未见明显异常。 7月后后前位胸片:右侧胸水基本吸收,仅见右膈角变钝,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