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件:肾病高血压演示文稿.ppt
典型病例(1) 恶性肾小动脉硬化症 董久玉 ,男,46岁,河南省濮阳市人,主因血压增高1 年,双下肢浮肿1月,心慌、胸闷3天,于2011-6-14入院。 缘于2010年10月下旬感头痛,视物模糊,就诊于当地医 院。测血压260/150mmhg,虽经应用多种降压药,但血 压始终波动在200/130mmhg左右,时常出现头晕,近半 年来视力逐渐下降。于2011年6月份出现双下肢浮肿,在当地医院查肾功能:肌酐950umol/l,尿素29mmol/l。医院 要求患者透析,被拒绝。因浮肿逐渐加重(体重较前增加 10公斤)并出现心慌、胸闷于2011-6-14前来我院。 来院时全身重度浮肿,心慌、胸闷,不能平卧。测血压 240/140mmhg。X线片:心界扩大,两肺淤血,两肺感 染,左胸腔少量积液。眼底呈IV级改变。B超:双肾不小 (102*52*53mm)。尿蛋白3+,隐血+,肌酐 1457umol/l,尿素43.1mmol/l。尿蛋白定量2.93g/24h。诊 断:恶性肾小动脉硬化症。 诊断依据:1、血压达恶性高 血压诊断标准。2、尿蛋白3+,隐血+。3、肾功能进行恶 化。4、眼底IV级。治疗:入院后经透析、降压、改善心 功能。并应用微化中药及免疫吸附治疗。经过一个半月治疗患者血压平稳在140/90mmhg左右,尿量由500ml增至 2000ml,复查尿蛋白2+,隐血—,肌酐492umol/l,尿素 氮13.5mmol/l。摆脱透析。 (去年尚未开展免疫疗法,此属歪打正着) 典型病例(2) 良性肾小动脉硬化症 在院患者: 梁启广---------经微化中药和2次单抗治疗,尿蛋白明显减少。 谭业伟---------正在接受微化中药和血浆置换2次,利妥昔单抗2次治疗。 刘廷龙---------除微化中药外,已安排2次单抗治疗。 谢谢!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不负法律责任谢谢 感谢您的观看和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 * 高血压肾损害 及新认识 (学习版) 第五住院部 郭加旺 概述: 高血压肾损害又称高血压肾病或高血压缺血性内皮细胞病,是由原发性良性高血压或恶性高血压导致的血液动力学障碍、自身免疫介导、血管活性物质失衡、和代谢紊乱等多因素引起的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由于主要累及肾小球前小动脉,导致肾实质的长期或严重缺血,而发生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及肾间质纤维化,是终末期肾病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根据临床过程本病可分为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和恶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 高血压主要靶器官损害 高血压 高心、冠心、心衰 心脏 靶器官 脑 脑卒中、(眼底病变) 肾脏 肾病 、肾衰 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 恶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 肾损害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 恶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 【病因】由良性高血压长期作用的结果。有1-5%高血压患者可能发生本病。因病情进展缓慢,相对良性,故又称良高血压肾硬化症。因主要侵犯肾脏小血管,故也称为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 。本病发病率虽低,但患病率很高,高血压肾病主要是指此部分患者。 【病理】主要侵犯肾小球前小动脉。特征性病理改变:①入球小动脉玻璃样变性;②小叶间动脉及弓状动脉肌内膜增厚,管腔狭窄,血流减少。③因长期缺血者,见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 【病因】由恶性(急进性)高血压引起。几乎(97%)恶性高血压患者都将发生本病。因病情凶险、发展迅速,故称为恶性高血压肾硬化症。也称为恶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本病发病率虽高,但患病率低。 【病理】主要侵犯肾小球前小动脉,但是病变性质及程度与良性小动脉肾硬化症不同。特征性病理改变:①入球小动脉纤维素样坏死。②小叶间动脉及弓状动脉肌内膜增厚,管腔高度狭窄,出现“葱皮样改变”。③肾小球见局灶节段性纤维素样坏死、节段性增生和新月体形成。④后期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 肾损害 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