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开大学 范小云 另一类是从宏观经济和实际经济层面分析汇率。 * * * * * * * * * * * * 中美两国通涨率的变化与汇率变化之间的关系显然不符和购买力平价理论 80-84年,90-91年,美国通涨率高于中国,人民币汇率反而上升 人民币升值年份,中美两国的通涨率差却为正 结论:购买力平价理论基本不能解释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如果将时滞考虑进去,结果也是一样。 汇率反映的是两国之间可贸易商品价格水平的比率,而不是全部商品 名义汇率变动不仅仅与价格水平的变动有关,还与货币政策、汇率政策以及资本流动等因素有关 转轨经济中,体制变化的影响大于经济变量的影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因为最初的CIP假定各国利率既定,不受套利活动影响,受套利活动影响的只是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及相应的远期差价,强调的是利率对汇率的单向作用。 20世纪50年代,艾因齐格提出了所谓的“交互原理”,指出套利性资金活动不仅会影响汇率,也会改变各国利率,正是这类资金流动使各国的利率水平趋于一致。各国利率、远期汇率、即期汇率之间相互影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四节 资产市场说 三、资产组合平衡说 (一)布朗逊的“小国模型” 私人部门在三类资产之间如何进行比例分配呢? 取决于各类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假设M的预期收益率为零,N的预期收益率是国内利率i,F的预期收益率为国外利率i*和预期本国货币贬值率πe,则 第四节 资产市场说 三、资产组合平衡说 (一)布朗逊的“小国模型” 第四节 资产市场说 三、资产组合平衡说 (二)资产市场失衡对汇率的影响 外国资产市场失衡导致i*↑时,γ↑,而α↓、β↓,M和N出现超额供给,F出现超额需求,私人部门拿M、N换F,导致e↑,从而eF↑,资产组合重新平衡; 一国经常账户盈余,私人部门持有的F↑,持有比重超出愿意持有比率γ,私人部门就会拿F换M和N,导致e↓; 政府发行政府债券时,1.如果由中央银行购买,M↑,公众拿部分货币换N和F,对F需求的增加导致e↑,对N需求的增加导致i↓,对F的需求就会增加,e↑;2.如果由私人部门购买,Ns↑,债券供给增加导致i↑,公众需求的一部分从F转为N,e↓; 第四节 资产市场说 三、资产组合平衡说 (二)资产市场失衡对汇率的影响 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时,1.如果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购买政府债券,M↑,同上;如果通过外汇市场干预,购买国外资产,则本国货币供大于求,国外资产供不应求,居民拿M换F,导致e↑; 当各种因素引起私人部门预期汇率↑时,私人部门会愿意提高γ,用M和N去换F,e↑。 综上,资产组合平衡模型中的变量与汇率关系是: 第四节 资产市场说 三、资产组合平衡说 (三)对资产组合平衡说的评价 主要贡献是克服了货币论中关于国内外资产完全替代的假定;并纳入了传统理论所强调的经常账户收支; 缺陷主要是没有将商品市场失衡对汇率的影响纳入分析;用财富总额代替收入作为影响资产组合的因素,但没有进一步说明收入对财富的影响。 第四节 资产市场说 四、对资产市场说的评价 对汇率研究的方法进行了重大变革: 用一般均衡分析代替局部均衡分析 用存量分析代替了流量分析 用动态分析代替了静态分析 将长短期分析结合起来 对理解汇率现实有一定意义 对汇率剧烈波动现象提出了独特见解,尤其是强调了货币因素和预期因素在其中的作用。 第五节 汇率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一、早期的研究 对汇率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4世纪初,当时的欧洲学者已经注意到了汇率在国际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15世纪的“公共评价理论”,认为市场根据两国货币贵金属成分的重量、纯度和供求关系等因素确定货币价格; 18世纪休谟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理论; 19世纪末葛逊的“国际借贷说”。 第五节 汇率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一、早期的研究 这一时期的研究存在两类:一是从流量角度分析汇率,主要是贸易收支对汇率的影响;二是从存量角度,分析货币量对汇率的影响。 由于这一时期的国际经济联系主要是商品交易,很少涉及资本交易。 第五节 汇率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二、1914年金本位瓦解至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前 这一时期的特征是国际货币体系处于无序状态,浮动汇率制度在国际金融舞台上居主导地位,汇率波动频繁,各国争相实行以邻为壑的竞争性贬值政策。这一时期主要产生了: 1922年,卡塞尔的购买力平价理论; 1923年,凯恩斯的利率平价理论。 这两个理论从不同侧面揭示了价格、利率对汇率水平的作用。尽管由于这两种理论的检验不能令人满意而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流健康宣教ppt课件.pptx VIP
- 国开一网一 电子商务概论 实践任务(B2B电子商务网站调研报告).doc
- 工厂电工班安全培训课件.pptx VIP
- 《干粉灭火装置技术规程》CECS322:2012.docx
- (一诊)绵阳市2023级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物理试卷A卷(含答案).docx
- 正和岛入岛申请表(更新版20141022).docx VIP
- 第二单元(知识清单)-2023-2024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单元速记·巧练(统编版).docx VIP
- DL_T 793.7-2022 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 第7部分:光伏发电设备.docx VIP
- 整理超级个人简历模板(修改完后别忘了生成pdf再打印).doc VIP
- 2024智慧仓储解决方案[48页PPT].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