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南阳丰泰墓地为个案进行的考察.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汉考古2012.1/总第122 期 考 古 研 究 南阳秦汉考古学文化内涵及其历史诠释 ——以南阳丰泰墓地为个案进行的考察 徐承泰 蒋宏杰 (湖北 武汉 430072) (河南 南阳 473000) 摘要:南阳丰泰墓地的时间跨度由战国晚期至东汉晚期,其文化内涵在器物形态、组合特征、墓葬结构 等方面都有独具特色的地方。战国晚期,南阳地区政权更迭频繁,韩、楚、秦的文化势力也因此相继出 现,共存发展,至战国末期形成了融三者于一体的新型仿铜陶礼器组合,并在秦汉时期迅速发展,成为 主流的文明形态。与此同时,以双耳罐为代表的楚系地方文明不绝如缕,顽强生存。两者共同构成了 秦汉文明的基础。这种新型仿铜陶礼器文明自身的发展变化,及其与楚系地方文明之间的互动关系, 印证了秦汉中央集权政治统治力的强弱变化,以及秦汉社会盛衰的历程。西汉晚期以后开始流行的 模型明器,则昭示着新的丧葬观念、丧葬礼仪的诞生。 关键词:南阳;丰泰墓地;秦汉;考古学文化;历史背景 ( ) 中图分类号:K871.4 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0327 2012 0 1-0070- 10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因配合基本建设 耳杯等。模型明器主要有仓、灶、井、圈、磨、人 工程,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南阳市及其近 俑、动物俑等。它们之间形成了罐、瓮组合,仿 郊发掘了近百处墓地,清理出数千座东周秦汉 铜陶礼器组合,仿铜陶礼器与罐、瓮共出组合, 时期的墓葬。其中南阳丰泰小区墓地共清理 仿铜陶礼器与模型明器组合,仿铜陶礼器、罐 战国秦汉时期墓葬共259 座。本文在对南阳 瓮类与模型明器组合,罐瓮类与模型明器组合 [ ] 1 等六大类组合形态。并包涵以下几组有代表 丰泰墓地进行系统整理的基础上完成 。 性的文化因子 一、文化结构 第一组 双耳罐。此类遗存东周以来在 本文所说文化结构,是指考古学文化内部 河南南阳、湖北各地广泛流行,湖南、安徽等地 各组成部分的特征、性质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也有所见。但从分布范围的集中情况分析,鄂 (一)主要文化因子及其性质 西北地区应该是此类遗存的中心区。因此,此 南阳丰泰墓地出土遗物包括陶、瓷、铜、 类遗存应属东周楚文化范畴内的地方土著文 铁、金、银、铅、玉、琉璃、石器等不同质地,以陶、 化因子。 铜器为主。其中铜器主要有鼎、钫、壶、勺、鍪、 第二组 无耳高领折沿罐。目前所见,此 榼等。陶器包括仿铜陶礼器、日用器及模型明 类遗存主要分布于河南中部的郑州、新郑,河 器三大类。仿铜陶礼器主要有鼎、盒、壶、钫、 南西南部的南阳地区,以及湖北的襄樊等地。 [ ] 2 小壶等,日用器主要有双耳罐、无耳高领折沿 在张辛《中原地区东周陶器墓葬研究》中,分 罐、无耳矮领折沿罐、无耳矮直领无沿罐、印纹 列为郑州区第6 组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