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家路口旧石器遗址2005发掘报告-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PDF

冉家路口旧石器遗址2005发掘报告-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27 卷  第 1 期 人  类  学  学  报 Vol27 ,No1 2008 年 2 月 ACTA ANTHROPOLOGICA SINICA Feb . ,2008 冉家路口旧石器遗址 2005 发掘报告 1 1 2 高  星 , 卫  奇 , 李国洪 ( 1.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北京  100044 ; 2 . 重庆市丰都县文物管理所 ,丰都  408200) 摘要 : 2005 年度重庆市丰都县冉家路口旧石器时代遗址第三次发掘 , 出土石制品 202 件 ,可以鉴定为器物 的标本 31 件 ,其中加工较为精细的制品6 件 。石制品原料来 自当地砾石层 , 以石片类为主 ,经第二步加工 的石器皆为砍砸器 。利用摔碰法生产的石片 、石核及以此为原材加工的器物共 23 件 ,是该类技术制品在 三峡地区最早 、最集中的发现 。文章据此对“扬子技术”进行了界定和分析 ,并根据遗址地层探讨了华南网 纹红土的成因。 关键词 : 石制品; 扬子技术 ; 旧石器时代 ; 冉家路口; 三峡 中图法分类号 : K8711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2008) 1  地理位置与发掘概况 冉家路口遗址位于重庆市丰都县长江左岸镇江镇杜家坝村一带 ,地理坐标 29°55′14 ″— 36″N ,107°44 ′11″—56″E ( 图 1) ,海拔 169 —174m 。该遗址发现于 1994 年 , 曾于 2000 年 3 —6 月 2 和 2001 年 11 月 —2002 年 1 月经历两次系统发掘 ,揭露面积共 800m ,出土丰富的石制品 ,被 确认是三峡库区的一处重要的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址 。作为 2005 年度三峡重庆库区文 物保护项 目,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丰都县文物管理所的协助下于 2005 年 11 月 —2006 年 1 月对冉家路口遗址进行了第三次发掘 。新发掘区位于 2000 年度发掘区 SW60°方向30m 处 ,海拔 169 —173m ,地理坐标 29°55′17″—19″N , 107°44 ′48″—51″E ,发掘面积 2 [ 1 —5 ] 1 000m 。遗址的地质 、地层和埋藏情况已有论文记述 ,本文对第三次发掘出土的石制品 进行描述和分析 ,并对遗址的石器技术特征和区域文化传统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 2  遗物记述 ( ) 2005 年度遗址的第三次发掘 ,共出土石制品 202 件石制品 表 1 。未发现哺乳动物骨 骼化石 。 在出土的石制品中 ,石核 31 件 , 占其总数的 1535 % ;石片 93 件 , 占4604 % ;精制品 6 件 , 占297 % ;粗制品25 件 , 占1238 % ;断块 47 件 , 占2327 % 。 收稿 日期 : ;  定稿 日期 : ( ) 基金项 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 目 2006CB806400 ;重庆三峡文物抢救发掘项 目 ( ) 作者简介 : 高星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