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银污染对蚕豆根尖微核率影响及评价研究-生态环境学报.PDF

纳米银污染对蚕豆根尖微核率影响及评价研究-生态环境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态环境学报 2016, 25(4): 711-714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mail: editor@ 纳米银污染对蚕豆根尖微核率影响及评价研究 1 1 2 1 1 1 1* 黄德超 ,任强 ,刘蓉 ,胡淑芬 ,张重文 ,张世杰 ,黄德娟 1. 东华理工大学,江西 南昌 330013 ;2. 暨南大学理工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 摘要:近年来国际上对银系抗菌材料的研究非常活跃,甚至提倡用纳米粒子净化水源。但水体中纳米银浓度达到何种程度会 对生物细胞产生危害至今未见相关研究报道。本文利用蚕豆( Vicia faba L. )根尖微核技术研究水体中纳米银的遗传毒性, 以期为纳米银的生态安全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将不同浓度的纳米银溶液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进行了多重比较,以 P0.01 作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的判断标准来确定纳米银浓度差异的显著性。并根据《全国生物技术监测规范——蚕豆根尖微核 技术》所规定的污染指数划分标准,就蚕豆根尖对水体中纳米银污染程度进行评价。当水体中纳米银质量浓度为 5 μg·mL-1 时,微核率 3.33‰ ,污染指数 1.11,该纳米银质量浓度与空白对照组无极显著性差别,参考污染指数划分标准和评价方法, 为基本无污染;当水体中纳米银质量浓度为 50 μg·mL-1 时,微核率为 4.67‰ ,污染指数 1.56,污染程度为轻度污染。随水体 纳米银含量的增加,蚕豆根尖微核率和污染指数逐渐加大。当纳米银质量浓度为 100 和 150 μg·mL-1 时,微核率分别为 6.67‰ 和 10.67‰,污染指数分别为 2.22 和 3.56 ,污染程度分别为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多重比较显示,虽然纳米银质量浓度分别 为 5 和 50 μg·mL-1 在微核率上差异未达极显著水平,但纳米银质量浓度 50 μg·mL-1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已经达极显著了。 据此推断,当水体中纳米银质量浓度超出 50 μg·mL-1 时,会对生物细胞产生毒性效应。 关键词:纳米银;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微核率;污染指数;差异显著性 DOI: 10.16258/ki.1674-5906.2016.04.023 中图分类号:X1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906 (2016 )04-0711-04 引用格式:黄德超, 任强, 刘蓉, 胡淑芬, 张重文, 张世杰, 黄德娟. 纳米银污染对蚕豆根尖微核率影响及评价研究[J]. 生态 环境学报, 2016, 25(4): 711-714. HUANG Dechao, REN Qiang, LIU Rong, HU Shufen, ZHANG Chongwen, ZHANG Shijie, HUANG Dejuan.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and Evaluation of Nano-silver Pollution on the Micronucleus Rate of the Root Tip of Vicia Faba [J].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6, 25(4): 711-714. 微核(Evans et al. ,1959 )是指位于细胞浆中 入食物链(彭小凤等,2014 ),还能够透过生物膜 独立于主核的小核。主要由外界损害因子作用细 上的孔隙进入细胞或者线粒体、细胞核等细胞器内 胞后,导致细胞染色体断裂或丢失并在细胞浆中 (程海娇等,2014 )。那么,水体中纳米银浓度达 形成 1 个或数个小核。微核发生的频率与染色体 到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