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权-新闻学考研复习.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被遗忘权的产生与当前的隐私保护现状密不可分。 大数据互联网的运用使我们住进了“数据圆形监狱”,“往事犹如刺青一般刻 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记忆成为常态,遗忘变成了例外”,“完善的数字化记忆 让我们失去一项人类重要的能力——坚定地生活在当下的能力。”(舍尔伯格, 2013:6-21 ) 数据痕迹分为两类:一种是数字脚印,即由使用者本人建立的数据;另一种 是数据影子,由他人建立的关于使用者的数据。这些零碎的海量数据,经过专业 的数据挖掘分析后,会成为重要的信息资源。(koops,2011 ) 当你开始一天常规的工作和生活的时候,看似不相关的打电话、刷 卡购物、上传照片至社交网站、开车导航等行为,已经将你的地理位置、银行信 息、消费记录等信息暴露无遗,如果对这些数据加以整合,你就没有太多秘密可 言了。(Jim shook ,2013 ) “在信息时代,计算机内的每一个数据,每一片字节,都是构成一个隐私的 血肉。信息加总和数据整合,对隐私的穿透力不仅仅是“1+1=2”的,很多时候 是大于2 的”。(吴飞,2014,新闻与传播研究) 个人隐私保护意识与采取的隐私保护措施之间存在3 个悖论:一是,“我们 全部需要”的隐私悖论,即网络生活与隐私保护的冲突。二是,“不采取行动” 的隐私悖论,即隐私保护意识与隐私保护行动的冲突。三是,社交分享悖论,即 “喜欢分享”与隐私保护的冲突。(周丽娜,2015,国际新闻界) 第二,对被遗忘权人格尊严价值的诠释要建立在对隐私保护的认识上。 “互联网资料的可靠性经常是让人存疑的:它可以是错误和诽谤的,或者它 可能是真的,却是深深地羞辱与败坏名声的。或许我们会发现,想获得一个全新 的开始,一个第二次机会、一个无过错的记录,逐渐都会变得困难。或许我们会 发现,如果每一个错误的步伐和愚笨的行为,都永远记载于永久的记录之中,进 行自我探索就变得更难了。”(丹尼尔·沙勒夫 ,2011:22-23 ) 被遗忘权可以促使过去种种失态尴尬的形象遁隐于公众的视线中,进而为信 息主体的未来建立全新的人格形象。(Andrade ,2012 ) 一个监视和暴露的文化会带来隐私不保的风险,将成为前行的阻力。“所有 的人都同样是上帝的子孙,每个人都具有他自己的独特意志”。(卢克斯,2001: 44 ) 虽然人的形体是上帝赐予的,但上帝却没有因此束缚人的自由与天性。相反, 上帝鼓励人们成为理性的、精神的主体,“人是世间的奇迹与宇宙的精华;人的 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受任何外在之物的制约;人拥有理性、自由意志与 高贵品质,通过自身的努力不仅可以超越万物,而且可以进入神的境界,与上帝 融为一体”。(雅各布·布克哈特,1979:350-351 ) 人具有天生的认识能力,包括感性、理智和理性。当人依据理性行事时,个 人才是具备自由意志的独立主体。“不论是谁,在任何时候都不应把自己和他人 仅仅当作工具,而应该永远视为自身就是目的”。(康德,2005:53 ) 隐私是与人类尊严不可分割的一种条件和权利。(沃伦、布兰迪斯,1890) 侵犯隐私信息是侮辱一个人尊严的行为,侵扰窥探一个人的私生活是剥夺个 人自由及自主的行为。(E J Bloustein,1964:962-971 ) “当一个人被要迫无时无刻与其他人分享自己的生活,其需要、想法、欲望、 幻想以至爱好等一一受到公众的审视,他的独特个性和做人的尊严已被剥夺。他 的意见由于会公诸于众,所以不会偏离众人的想法;他的志向由于会众所周知, 所以大都难脱传统的窠臼;他的情感由于会公开展露于人前,所以大都欠缺个人 独有的热诚。这样的一个人虽有知觉,却是随时可被替换,他不是一个独立的个 体。”“如果一个人的住宅可以因为他人的意愿而被闯入,一个人的婚姻或家庭的 细节可以因他人的意愿被监视,则他将不是完全的人,欠缺完全的人性尊严。” (E J Bloustein,1964:1002-1003 ) 康德:“我是我自己的主人”、“我不是别人的奴隶”。(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2005:54 ) 密尔:个人对于“涉己的”事物是完全自由的。(论自由,1959:90 ) 柏林:自由的作用在于使个人自己选择其生活的目的,不受他人或社会的干 涉。(自由四论,1993:243-249 ) 胡泳:“人只有从喧嚣的社会性当中退居出来才可能为人生的更为基本更为 深刻的部分创造条件,隐匿的状态下往往才有个人的情

文档评论(0)

ljy02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