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人本主义教育理论.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简述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摘要: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在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美国,后来为世界各国教育界所推崇的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认为学习是人固有能量的自我实现过程。它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强调无条件积极关注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产生;其次详细介绍了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并对其进行评价;最后简单介绍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对我国教育实践的启示。 关键词: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师生关系;意义学习;非指导性教学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提出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是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它产生于20 世纪50 年代末60 年代初,通过倡导教育革新运动, 冲击了美国的传统教育,其代表人物主要有马斯洛、罗杰斯等。80年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开始传入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所接受和推崇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想。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主张研究对个人和社会的进步具有意义的问题。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 1.教育的宗旨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秉承马斯洛的人的“自我实现”理论,把教育的宗旨定位在:教育要真正关照人的终极成长,促进人的“自我实现”,培养“完整人格”,而非受教者成绩提高之类的短期目标。因此,人本主义始终关注的是人的整体发展,尤其是人的“内心生活”的丰富和发展,即人的情感、精神和价值观念的发展。[1] 2.教育的中心——以学生为中心 人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成长倾向和需要,所以, 人不仅要维持自己的现状, 还要发展自己。每个学生都具备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和动机。教师的任务是创造一种恰当的教育气氛, 采用有效方法去调动学生天性中解决自身问题的动机和能力, 帮助他们重新发现自己, 评价自己, 认识自己内在的成长潜能, 以此消除其“自我概念”上的不协调及其所造成的心理障碍。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提倡给学生以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提倡从一开始就创造并维持一种没有威胁感、可以降低焦虑的、安全的气氛, 提倡教育中的“非指导性”。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勇敢地面对自己的“自我概念”的不和谐, 自由地表达自己既未被歪曲也未被否定的真实的生活体验, 并进而对自己的成长负起责任。[2] 3.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自我实现的完整的人 教育目标应是促进“整体的人”的学习与变化,其价值追求是“完整人格”,培养独特而完整的人格,使之能充分发挥作用。人本主义强调的教育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塑造完满人格,通过发展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为此,作为培养人才的专门机构的学校,其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能从事自发的活动并对这些活动负责的人,能理智地选择和自定方向的人, 能获得有关解决问题知识的人,能灵活地和理智地适应新的问题情境的人,能自由地和创造性地运用所有有关经验灵活处理各种问题的人,能在各种活动中有效地与他人合作的人。[1] (二)人本主义的师生关系 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 学生是学习的接收者,这是传统的师生关系。人本主义教育理论重新诠释了师生关系: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协助者和学习伙伴,学生是学习的主导者。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创设一种适宜的学习环境,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它摒弃传统的“指导性”学习模式,构建了以“非指导性”方法为主的教学模式。在非指导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扮演的是一个促进者的角色,他与学生之间建立的是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隐性地指导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真诚地对待学生,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自动自发地积极参与到学习中; 教师应作为学习的促进者、协作者或者说是学生的伙伴、朋友。为此,要求教师首先要如实的表现自己的观点、想法和感情;其次要无条件地接受学生。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还要求教师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观察世界,敏于理解学生的心灵世界,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但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倡导的“非指导性”并不是让教师放弃对教学活动的干预,相反,它要求教师积极地参与教学的组织活动,调动学生天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成为不倦的学习者。 (三)人本主义的学习论———有意义的学习天性 1. 学习是人类的天性 人天生就有好奇心、寻求知识、真理和智慧以及探索秘密的欲望,不用督促,不用指导,也不用传授。整个学习过程就是自我的发展与实现的过程,这不仅是学习和教育的价值所在,从更广的意义上说也是生命的价值所在。只要有一个适当的学习环境,学习者可以凭借自身的巨大资源,自动、自我地完成学习。罗杰斯认为每个人生来就有学习的动力,并能确定自己的学习需求。学生做不到这一点是由于受到学校和社会的束缚。 2. 有意义的学习才是人类真正的学习 学习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意义学习,这种学习只涉及心智,是一种“在颈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