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析哈尼族支系的生态特点
【摘要】哈尼族是跨境而居的国际性民族,根在中国, 集中居住在湄公河、红河流域,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和泰国、 緬甸、老挝、越南、诸国的北部山区。据不完全统计,全世 界哈尼族约180万人,其中中国哈尼族143万人,主要分布 在中国云南的滇南地区。而居住在墨江县境内的哈尼族,是 从西北青藏高原历经长期迁徙的一个不屈不挠,不畏艰险, 富于创造和追求向上的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 化的山居农耕名族。
【关键词】哈尼族;民族支系生态特点;民族文化 哈尼族是跨境而居的国际性民族,根在中国,集中居 住在湄公河、红河流域,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和泰国、缅甸、 老挝、越南、诸国的北部山区。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哈尼 族约180万人,其中中国哈尼族143万人,主要分布在中国 云南的滇南地区。而居住在墨江县境内的哈尼族,是从西北 青藏高原历经长期迁徙的一个不屈不挠,不畏艰险,富于创 造和追求向上的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山 居农耕名族。
一、毫尼支系
居住在墨江境内的哈尼族毫尼人,自称为毫尼,他称
为布都,人口有29915,主要集中于墨江联珠镇、龙坝、那 哈等乡镇,其语言操用豪白发言。土木结构的土掌房是毫尼 人典型的传统民居建筑,正房布置为楼上楼下,楼梯平台、 阳台,楼上为粮仓,楼下主要设卧室、客厅、厨房、饭厅等。 土木结构,土墙土顶,户与户之间鳞次栉比,紧密相连,土 墙有的用土基砌垒;有的则用不含杂质的“羊肝土”、红浆土 春墙,土掌房具有冬暖夏凉的作用。
哈尼族毫尼人传统节庆主要有:夫卯兔、苦扎扎等, 毫尼人比较注重祭树神叫“夫卯兔”,它有一系列繁杂的过程, 主要有选令树、选令头、祭令等过程,祭期为三天,祭令前 三天,令头召集各户主开会,研究祭令事宜,做好物资准备。 过大年后的农历正月属龙日或本摘祭奠个人的生辰定位祭 令日。每隔三年回原村寨祭大令,为农历三月第一个属龙或 狗或牛日,择50岁上的子孙多,生活福气好的一对夫妇, 于天亮前备办三碗糯米饭,三个染红熟鸡蛋、三杯酒、三杯 茶、六炷香和小公鸡一只,用来祭令。
二、碧约支系
墨江境内的哈尼族碧约人共有63359人,其语言操用 碧卡方言,主要分布在县城驻地联珠、新安、通关、坝溜、 泗南江等乡镇。解放初期,碧约支系房屋多为草房、扇片房, 经济条件稍好的人家为瓦房或二层楼、穿心架、茅草顶,扇 片房即将丝直的竹子或干劈成一块块竹瓦覆盖为房顶。碧约
人中广泛流传的长篇叙事诗《洛奇洛耶与扎斯扎依》,是一 部云南省少数民族中不可多得的民族民间长篇叙事诗,它是 赞颂哈尼族最出色的男女青年反抗压迫、争取自由的坚强性 格和不屈的灵魂的英雄赞歌。哈尼族碧约支系的大鼓舞粗犷 豪放,既有敲鼓,也有跳舞,边歌边舞,一只鼓两面,一面 各两人,没人挥着两个鼓棒,轮流敲打,按节令敲出十二个 月的鼓声,气势宏大而壮观。碧约人的传统节日有:“祭令”。
苦扎扎”等节日。“苦扎扎”是哈尼族碧约人的重要节日,节
期一般为三天。节日最后一天,碧约支系用松柴扎成火把, 每把火把扎十二道箍,代表一年十二个月,闰年则要扎十三 道箍。夜幕降临,由家庭主妇点燃火把,手持火把和簸箕, 在家内照遍每个角落和鸡圈畜厩,敲出簸箕念咒语,意为“驱 鬼除魔”。然后,有童男女接过火把送出村外,按顺序挨家挨 户将火把排成一条长龙,朝东南方向延伸,以示将魔鬼驱向 远方。由家庭主事人手举火把朝自家田埂地边走一圈,以示 驱虫除害,保证粮食丰收。然后又共同集中到一草坪上,点 燃象征全家人心旺发达的大火把,直到火把燃尽方能散去。
三、阿木支系
墨江境内的哈尼族阿木支系分布在坝溜、雅邑、泗南 江、那哈、文武、龙潭等乡。据传说阿木人是在哈尼族人迁 徙过程中,中途留下来的一部分,所以迁到南方的哈尼人也 称阿木人为“嘎都哈尼”,即落伍的哈尼人。局2006年墨江哈 尼文化研宄所对全县哈尼支系人口调查统计,居住在墨江县 的哈尼族阿木族支系有7050人。哈尼阿木族的主要经济来 源是养殖业和种植业为主。养殖业主要是畜牧业,种植业主 要是橡胶、茶叶、玉米、水稻、黄豆等农副产品,没有更多 的经济来源。阿木人居住的地方天气较热,交通和信息比其 他哈尼族较为方便,解决温饱问题没有更多的困难,真在努 力奔向小康社会。
四、 白宏支系
墨江境内的哈尼族白宏支系主要分布在坝溜、龙坝、 雅邑、泗南江、那哈、文武、通关、龙潭等乡镇。据2006 年墨江哈尼文化研宄所对全县哈尼族支系人口调查统计,居 住在墨江的哈尼族白宏支系有27052人。
白宏支系的村寨大多建在山腰或半山腰上,由于生产 生活条件等各方面的因素,居住在边远的山区或半山区的哈 尼族白宏人民,没有过多的经济来源,落后的生活状况,主 要以养殖业和种植业为主。”养牛为耕地,养鸡为盐巴钱,养 猪为过年”,交通不便、信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