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社会救助与人口流动(1912-1937年)-中国近现代史专业毕业论文.docxVIP

民国时期的社会救助与人口流动(1912-1937年)-中国近现代史专业毕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 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 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己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 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j§:篓 .日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印刷件和电子 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 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 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于左豸卜导师签名:皇盟日 II—I II—I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 中文摘要 民国时期是社会救助事业发展的一个转型时期。此时,西方近代慈善理念传 入,使这一时期既延续了传统慈善事业的运作方式又注入了新的、近代化的救助 机制.这不仅体现在政府在救济立法、救济机构建制方面的努力,而且还体现在 社会上出现了大批新型的救济团体;积极的、注重被救济者长远发展而不仅仅是 短期生存的救济方式被时人关注。这些新的变化使这一时期的慈善救助由传统的 私人乐善好施发展到全社会关注的社会公益事业。 民国时期同时也是一个人口流动的高峰时期,通过分析民国人口流动的原因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民国时期人口流动大多是被动的,显示出极其浓厚的逃荒 求生色彩,对流动人口的救助在当时是急迫而必需的。因此本文的着眼点是民国 时期的政府与社会对这些流动人口的救助与安置。 对于民国时期的社会救助事业以及人口流动问题,很少有学者把二者结合起 来研究,本文试图通过这一结合性的研究来总结民国时期对流动人口的救助与安 置的得失。从中既可以看到民国社会救助事业的发展对解决流动人口问题的贡 献,同时也应看到救助的严重局限。 这一时期对流动人口的救助在方式上不仅表现为传统的发放赈款赈粮,搭建 棚户,建立收容所,资助遣返等等遇灾治标,临灾救急的消极救济方式,而且还 表现为立足于被救济者以及社会长远发展的积极救济方式,如教育救济、失业救 济、移民垦荒以及以工代赈等。从这些救济措施来看,其中既蕴含着具有现代意 义的救济理念, 同时也存在着针对救济流动人口的立法缺失等问题。 从对民国时期社会救助的探讨,可以看到社会救助能够缓和社会矛盾,稳 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进步,但是社会救助归根到底还只是一种事后补救制度, 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办法,而且,社会救助不能仅限于临灾救济与灾后重建, 还应该启动灾害预警机制, 强化社会救济的预见性。这些内容对于当今的建设 不乏现实意义。 关键词:民国时期; 社会救助; 人口流动; 积极救助; 消极救助 5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The Republic of China time was a reforming time about social assistance development.During this pefioO the western modem charitable ideas spread.That caused both the continue of the traditional philanthropy operation way and the newly, modernizing rescue mechanism.It manifes词in the endeavor of the government in the relief legislation and the relief organization,moreover it also manifested in the large quantities of new relief association in the society.And great attention had been paid tO vigorous Iescue懈UieS which hoped tO help the relievers tO get a long-term development,not just a short-term subsistence.These new changes osused the charitable revue enterprise tO change from traditional personal endeavor tO the work for the public goo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