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毛红椿(乃鲫口ciliatavat.pubescens)是楝科香椿属植物,为落叶大乔木,生长迅速,树
摘要
毛红椿(乃鲫口ciliatavat.pubescens)是楝科香椿属植物,为落叶大乔木,生长迅速,树 干通直,素有“中国桃花心木”之称,是珍贵的用材树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开发前景。 在‘中国植物红皮书》中,毛红椿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濒危种.本研究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 进行了基本生态学特性及表型性状交异、遗传多样性和空间遗传结构等方面的研究和分析,
主要结果如下:
1.毛红椿主要分布于我国华南地区,地理坐标范围:东经100。16’~119。40’,北纬
24021’~30031’。由于环境变化、开发过度以及其天然更新比较慢,数量不断减少。根据调查 情况,江西、云南、安徽、浙江等省有其天然林分布外,其它各省毛红椿只有零星分布。毛 红椿分布区的气候为中亚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毛红椿喜光,生长快。毛红椿分布区内多为山 地和丘陵。分析了毛红椿表型性状变异,包括花期、果期、叶片、果实、种子、苗期性状。
花期从南到北差异很大,云南四个居群开花期在3月初~4月,宜丰、龙泉和遂昌三个居群 花期在5“月。在云南果实成熟期为5月中旬到6月中旬,而宜丰、元谋、龙泉和遂昌要到 l∞11月成熟。叶柄长度、叶长、叶宽和叶长,叶宽在各居群间差异显著。蒴果大小各居群间 差异较大,以宜丰居群为最大。毛红椿种子百粒重很小,加上种子两侧具翅,有利于种子的 传播。苗高、地径、根干重、茎干重、根茎比、根总长度、根表面积和根体积等8个性状在 家系间均达极显着差异,说明毛红椿优树子代间存在较为丰富的变异,具有选育潜力。毛红 椿居群年龄结构接近于正态分布,幼龄个体和老龄个体较少,说明该物种出现衰退现象。毛 红椿垂直分布很广,从220-1800m都有其分布。
2.以毛红椿新鲜叶片为材料,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利用改良的链亲和素 磁珠法亲和捕捉出毛红椿基因组微卫星DNA片断,并构建了富含微卫星的基因组文库。从 构建的基因组文库中随机挑选了63个单克隆进行测序,其中50个单克隆成功测序,含有微 卫星的单克隆有17个,并根据测序结果设计并合成SSR引物17对。利用所合成的引物优化 SSR反应体系,对影响SSR反应的各个因子进行了探讨。确定了模板DNA浓度最适浓度为 30ng:dNTP的最适浓度为1.5mraol·L一:0.3 ll tool·L.1是引物在反应体系中的最合适浓度。 建立了重复性好、稳定性好的SSR反应体系,为下一步进行毛红椿居群遗传结构和遗传变异 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3.利用8对微卫星标记对分布我国的8个毛红椿天然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
3.利用8对微卫星标记对分布我国的8个毛红椿天然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 表明,毛红椿天然居群具有较低水平的遗传多样性。毛红椿居群等位基因的平均数6.4,有效 等位基因平均为2.8,平均期望杂合度为O.6l。毛红椿居群的变异主要来源于居群内,居群间
分化较大,遗传分化系数(风T)平均值为0.2029。在硒值的基础上估算毛红椿居群间的基因
流为O.9821,表明居群间基因流水平较低。采用平均距离方法(uPGMA)对8个居群进行聚类, 8个居群被分为三个亚类。
4.利用8对微卫星DNA对分布我国的3个毛红椿天然居群的空间遗传结构进行研究。 收集了毛红椿3个天然居群209个单株材料并对每个单株的位置进行了定位,运用空间自相 关分析进行毛红椿居群空间遗传结构的研究,以指导其保护策略的制定。空间自相关分析结 果揭示毛红椿宜丰天然居群存在空间遗传结构,而师宗和宾川居群等位基因的遗传变异在空 间上为随机分布,不存在明显的空间遗传结构。导致宣丰居群内空间遗传结构形成的原因, 包括种子局限传播、微环境异质性和居群密度等。
5.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分布于江西官山自然保护区内毛红椿不同年龄等级居群和 不同海拔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不同年龄等级居群间遗传多样性差异较大,遗传多 样性水平Pop3Pop2Popl,即老树成体小树。五个不同海拔高度毛红椿居群遗传多样性 差异较大,以海拔高度最高的Pop5(海拔为610m)居群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Pop2居群(海 拔为300m)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低。
6.利用4对多态性相对较好的SSR引物构建了香椿属主要种的指纹图谱,为香椿属种间
的系统分类打下基础。
7.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毛红椿濒危原因主要包括:生境片段化、开发过度和天然更新缓 慢等:并在此基础上对毛红椿现存居群的保护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策略如下:加强管理、积极 开展该物种研究、加强生境检测、迁地保护、保护稀有资源和采取一定的保种措施。
关键词:毛红椿,居群结构,遗传多样性,空间遗传结构,空间自相关,保护策略
II
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控制性详细规划对街道界面的控制引导研究-建筑学专业毕业论文.docx
- 毛细管电泳与流动注射联用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分析化学专业毕业论文.docx
- 科技英语翻译中的衔接研究-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毕业论文.docx
- 黄芩黄酮浸提动力学及浸提工艺研究-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专业毕业论文.docx
- 面向变电站数据通信的安全防护机制研究-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论文.docx
- 马氏珠母贝抗菌肽的初步分离及抗菌活性分析-水产养殖专业毕业论文.docx
- 煤层气井WSN节点设计及缺失数据补偿研究-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论文.docx
- 茂铁型阳离子光引发剂的研究-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论文.docx
- 民间投资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管理分析-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论文.docx
- 罗伦隐球酵母脂肪酶纯化与ANS快速测定脂肪酶热稳定性方法的建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毕业论文.docx
- 煤化工废水物理法除油工艺及设备清洗剂的开发-化学工程专业毕业论文.docx
- 面对蒙古国学生的汉语离合词教学研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论文.docx
- 面向全员创新的创新型文化构成要素研究-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论文.docx
- 洛带气田整体增压开采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管理专业毕业论文.docx
- 黄芪多糖对内毒素诱导的U937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毕业论文.docx
- 镁合金半固态坯料制备及触变压缩本构关系研究-材料加工工程专业毕业论文.docx
- 面向运营的P2P文件共享业务平台研究-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论文.docx
- 氯化锂阻滞DNA合成抑制前列腺癌生长-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专业毕业论文.docx
- 脉冲时滞系统的鲁棒稳定性、鲁棒控制和脉冲镇定研究-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论文.docx
- 矩阵连接法在辨识与P2D参数设计中的应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论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