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古代文学课件 诸子散文.pptVIP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古代文学课件 诸子散文.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诸子散文(说理) “诸子散文”一般指先秦思想家的散文。因其书非一种,且多以“子”名,如《墨子》、《荀子》之类,故名曰“诸子”。所谓“子”,本为五等爵位中之小者,是小国之君之称。但古者,大国之卿,视同小国之君,故大夫亦可称“子”,或称“夫子”。老子、孔子之后,人沿为师长之称。故所谓“诸子”,犹言“诸先生”。 老子、孔子、墨子、孟子 一、孔子与《论语》 1、孔子其人 2、孔子学说的主要内容 3、孔子的文学主张 4、孔子的主要贡献 5、《论语》之命名、性质 6、《论语》的作者和成书时代 7、《论语》在文学上的特点 1、孔子其人 孔子,姓孔名丘(前511-前479),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一生从事着三项事业,一是政治活动,曾周游列国,志在实现政治抱负;二是教育事业,广收门徒,培养下一代;三是整理古籍,传播传统文化。事见《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 孔子见老子 曲阜孔庙 2、孔子学说的主要内容 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与“礼”。政治上强调“正名”,行为上强调“克己复礼”,人伦道德上强调“爱人”,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 3、孔子的文学主张 (1)重视文学的政治教化作用,如“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近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2)主张文质兼备,如“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上,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些主张,对后世文学的发展和文学批评都有很大影响。 4、孔子的主要贡献 孔子的贡献主要在文化方面。 他打破了旧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开创了私家著述和私人讲学的风气,培养了大量人材,并整理保存了古代文献,对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有巨大贡献。 5、《论语》之命名、性质 所谓“论”,即论次编纂之意;“语”则指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语。“语”经论纂,故称“论语”。这是一部记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学术思想及教育思想,是研究孔子及其学说最主要的文献。 《汉书·艺文志》: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及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6、《论语》的作者和成书时代 《论语》成于多人之手,是孔门弟子及再传、三传弟子,陆续结集而成。其间相距数十年之久,故有传闻异辞者,有一语重见者,《上论》、《下论》文体、称谓均不相同,其成书约在战初期,由孔门后学纂辑。 7、《论语》在文学上的特点 《论语》在文学上的特点主要有两点: (1) 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迂徐含蓄的风格。 (2)在叙事上,善于在简单的对语和行动中展示人物的形象和性格。 二、墨子的论辩术及其对散文的贡献 1、墨子其人 2、墨子学说的主要内容 3、《墨子》其书 4、《墨子》散文的特点及贡献 5、《墨子》的论辩术 墨子 1、墨子其人 墨子姓墨名翟,鲁人,出身于手工业,精于机械,通晓军事,是战国初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所记甚略。孙诒让有《墨子传略》。 2、墨子学说的主要内容 墨子学说的主要有十项内容:兼爱、非攻、尚贤、向同、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其思想的核心则是“兼爱”,而其神髓则是“平等”,代表了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 《墨子·鲁问》: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熹淫湛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则语之兼爱非攻。 3、《墨子》其书 《墨子》是先秦墨家学派的代表作,为墨子及其弟子后学所著。书中阐述了墨子的思想,记载了墨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其中有些篇章是讲逻辑学和自然科学的。原书有七十一篇,现存五十三篇。 4、《墨子》散文的特点及贡献 (1)? 尚实尚质,朴野无华; (2)? 逻辑严密,明辨是非; (3) 归纳推理,类喻丛出。 贡献:将中国哲理散文推上了论理辩说的道路。在理论文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先秦百家争鸣,实是由墨子开始的。 5、《墨子》的论辩术 墨子的论辩方法主要是“察类”“明故”。“类”和“故”是墨子首先发现和运用的两个概念。“类”即类别、类比,“故”即原因、理由。“察类”可把握事物的联系性,“明故”可探求事物的因果性。 《墨子·小取》: 夫辩也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审名实之理……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以类取,以类予。 《墨子》论证的依据: 《墨子·非命》:故言必有三表。何谓三表?子墨子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发)以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 三、孟子的学说与其散文艺术 1、孟子其人 2、《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ormiti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