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件第十二章 大学生的网络心理.ppt

广州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件第十二章 大学生的网络心理.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网络虚拟世界与 大学生心理需求的关系 网络虚拟世界与大学生心理需求的关系 1、满足了解和探索外部世界的需求 2、满足舒缓紧张、宣泄情绪的需求 渴望了解书本以外的各种知识、信息和周围多彩的世界。 通过“虚拟社区”宣泄他们被压抑的不良情绪和情感,向网友倾诉自己的不快。 网络虚拟世界与大学生心理需求的关系 3、满足友爱与情感的需求 4、满足追求娱乐、时尚的需求 通过与网友的交往可以使他们隐藏于内心深处的爱与情感的需要得到满足。 网络的自由性和上网的时尚性及互联网传播信息的高速性满足当代大学生们追求个性时尚与时效的心理需求。 网络虚拟世界与大学生心理需求的关系 5、足寻求猎奇刺激、性刺激及生理方面的需求。 网络虚拟性行为有下列三大特色:易得性、价廉、匿名性是造成虚拟性行为独具魅力的原因。 网络世界中应有尽有,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既是信息的宝库,也是信息的垃圾场。 调查显示,有近78%的青少年有浏览色情网经历,有35 %的青少年经常光顾色情网站。“性”是搜寻引擎中最常被检索的关键词。 网络虚拟世界与大学生心理需求的关系 6、满足归属感的需求 对人类来说,寻求归属感是一种基本需求。由于网络空间提供了许多不同的虚拟环境,所以让每一种人几乎都可以找到一个让自己感觉“趣味相投的地方”。 一些网迷往往存在着现实的或潜在的归属认同危机感,如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危机;与师长及同学缺乏认同等。他们上网既是在逃避着不愉快的现实,又是寻觅着另类的归属认同。 网络虚拟世界与大学生心理需求的关系 7、满足自尊、成就感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研究发现,经常上网的学生能从网络中感受到平等的社会支持和评价,在网络中体验成功与抱负,能够将网络作为个人价值实现的平台,提示网络对自尊可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在网络世界里,不再强调相貌的作用,拥有平等的发言权,人们不需要过多的面具。 由于网络的匿名性,网络还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重建自我认同的机会。 第二节 大学生常见的 网络偏差行为 一、偏差行为和网络偏差行为的界定 所谓“网络偏差行为”,是指网络使用者在上网过程中发生的各种不良适应行为、反社会行为或非社会行为的总称。包括网络使用者在上网过程中一切可引起焦虑、强迫、忧郁、依赖、逃避等消极心理,以及引发破坏、违规、犯罪等反社会和不适应社会行为的各种现象。 (一)网络成瘾综合症 网络成瘾是指“上网使用者达到一定的时间量后反复使用互联网,其认知功能、情绪情感功能以及行为活动,甚至生理活动,已偏离现实生活,受到严重伤害,但其仍不能减少或停止使用互联网”。包括如下症状: 第一,网络成瘾耐受性 第二,强迫性上网症状 第三,网络退瘾症状 第四,网络成瘾相关问题 网络成瘾的种类 网络游戏成瘾 网络交往成瘾 网络恋情成瘾 网络信息收集成瘾 网络制作成瘾 网络色情成瘾 (二)网络焦虑症 网络焦虑主要是指使用者在触网后由于缺乏网络知识,担心被他人嘲笑或被社会淘汰而造成的紧张和焦虑的不适应状态。 对于五花八门,眼花缭乱的电脑书籍和软件不知从何学起,畏惧感和无所适从的焦虑心理也很普遍。 (三)网络孤独症 网络孤独症是指上网未能解除孤独,反而因为触网而引发或加重了原有的孤独感这样一类不良心理状况。 终日在网上漫游,局限于人—机对话模式的网迷,由于减少了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社会交往程度被大大地削弱了,于是与周围人群的感情联系日渐淡漠,生活的情趣也开始消磨,内心显得枯燥而空虚,慢慢失去了对快速变动而丰富多样的现实生活的感受力和参与感,堕入了情感交往上的“网络漂移”症,出现了“精神真空”。 四)网络身份迷失和自我认同混乱 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大学生一般都始终如一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但在网络交往中则不然,网络所提供的各种虚拟情境,可使不少大学生就会感到身份迷失,角色混淆,无所适从。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指出,青少年面临的冲突是“同一性(Identity)与角色混乱(Role Confusion)”的矛盾。虚拟网络给个体所带来了自我体验的“边缘感”。 (五)网恋游戏人生,误交损友 在网恋的大学生中,有些人抱着游戏的态度,不停地在QQ中搜索异性,热聊三四天就迅速发展到网恋,失去兴趣后继续搜索。 一些大学生沉溺在网恋浪漫、虑幻的情调中,对现实生活采取回避态度,不敢正视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心里上极度依恋网恋对象,有的甚至不顾家人和朋友的反对,离校出走,执意放弃学业与网恋的对象同居;一旦网恋情人背叛或与自己理想中的恋人出现差距,不少学生难以承受失望的打击,容易出现厌学、甚至产生厌世的情绪,轻生自杀者不乏其人。 (六)网络欺诈与犯罪 一些人认为在网络世界里不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将自我凌驾于社会法律之上,无视道德的存在,不忌伤害别人,甚至违法犯罪。大学生网络

文档评论(0)

ormitio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