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认知数字传播理念,从创意传播管理到传播管理
The Cognitive Concept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 from Creative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to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作者 Author _ 杨效宏 Yang Xiaohong 孙杨 Sun Yang
| 摘 要 | 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发展不仅改变着社会传播的方式,也影响并推进人类对传播行为的认知。从创意传播
管理到数字化服务,是陈刚教授对于正在发生改变着的网络社会的观察之后提出的认知观点,这些观点从理论上
认识了数字传播在企业营销与社会化服务过程中的规律,形成了确定的理论观点。这些理论认知,正在帮助我们
从整体社会传播的视角来理解与认知互联网社会传播的管理问题。
| 关 键 词 | 数字化服务 创意传播管理 传播管理
| ABSTRACT |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based on digital technology, is not only changing the way of social communication,
but also influencing and advancing humans cognition on communication behaviors. Based on observation of the
changing network society, Professor Chen Gang puts forward his cognitive views – from Creative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to Digital Servitization, which theoretically discover the pattern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corporate marketing and socialized service and finally lead to certain theoretical viewpoints. These
views, are helping us understand and cognize the management issues lying in the internet society from a
perspective of social communication.
| KEY WORDS | Digital servitization Creative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传播管理、传媒管理这两个涉及新闻传播的概 为其管理手段,管理目的是指向传播的均衡价值、
念,在我们的媒体实践和学术研究中往往被混同为 安全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这个分野可以发现,一方面,
一个词。但实质上,传播管理和传媒管理具有本质 传播管理实际上是传播行为,也就是传播信息的过
性的区别。传媒管理是从微观角度出发,着眼于传 程化管理,它更强调信息对信息行为人的价值影响
播的组织形态和传播形式,对传播组织的人力、物 和信息的这个影响过程各要素之间的联动效应;另
力和信息等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以获取效益实现和效 一方面,传播管理的目的指向价值均衡、效益安全
率提高的企业性管理。因此,计划、组织和控制是 和社会平衡等意识层面的传播效果,因此,这种传
其管理的重要手段,目的侧重于传播的效益价值和 播的管理更指向宏观性的,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年典型人物报道模式的变迁——基于1990年—2015年年_中国新闻奖典型人物报道的 分析.pdf
- 2016年风 险与媒介-论乌尔里希·贝克的传媒 思想.pdf
- 2016年符号学视域下主流媒体对范长江的人物形象建构——以人民网相关报道为例_蒋 晓丽.pdf
- 2016年互联网环境下公众议程与政策议程的议题排序 研究.pdf
- 2016年机器人写作对未来新闻生产的深远影响——兼评新华 社的“快笔小 新”.pdf
- 2016年跨语际旅行∶“记者”一词在中国演变历史再 考察.pdf
- 2016年媒介伦理在国际安全新格局中的悖境 分析.pdf
- 2016年媒介议题、公众议题与政策议题的转变及 关系.pdf
- 2016年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供给侧 改革.pdf
- 2016年媒体新格局下的人才供需 矛盾.pdf
- 2016年数字作品首次销售原则的适用及版 权人利益再 平衡.pdf
- 2016年网络事 件传播中公众焦点的转移——以“常州毒地事 件”“魏则西事 件”“雷洋事 件” 为例.pdf
- 2016年网络信息传播中的舆论偏向与社会治理——基于两起网络虚假信息事 件的传播 分析.pdf
- 2016年危 机舆论场中不同主体的公关角色 分析.pdf
- 2016年文学与社会互动的媒体取径——以媒体报道阿来 为例.pdf
- 2016年我国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困境与 突围.pdf
- 2016年我国网络隐私权的立法保护 研究.pdf
- 2016年新环境下媒体人的价值与理想 追求.pdf
- 2016年新浪大V传播行为的变化与思考——以突发公共事 件 为例.pdf
- 2016年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核心、支撑与 融通.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