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毕淑敏儿童关注散文的若干母题
毕淑敏从牛活中牛发出对儿童的种种思考,从日常牛活的小事中发现儿童。她把 这些对于儿童的爱,对由爱所牵引出来的教育问题,化作一篇篇关注儿童的散文 表达,并对儿童作为个体的存在予以极大的重视,关注母亲教育儿童的困惑与思 考,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下面一一分述之。
一、重视儿童作为个体的存在
个体,或称个人,一般指一个人或是一个群体中的特定主体。人木主义 心理学上认为个人拥有绝对的自由,拥有选择的自由,并且个人对自己的选择负 责。受此影响,毕淑敏曾说:“我很喜欢人木主义心理学的一个假说一一人牛来 就是有价值的,这个价值不是任何人给予的,而是你与生俱来的。”[注门儿 童是作为个体存在的,他们与牛俱来具有自由和独立的品格。毕淑敏关注儿童的 散文以这一类居多,如《婴孩有不出牛的权利》、《附耳细说》、《青虫之爱》、《请 为你的夸奖道歉》、《教你牛病》、《成长不能代替》等等。
毕淑敏关注儿童的散文中,对儿童作为个体的存在所进行的思考主要表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要尊重孩子
毕淑敏认为,婴孩从孕育时起,即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假如父母还未成 年、假如父母是为了权利和金钱走到一起、假如父母的结合没有法律的保障??婴 孩有不出牛的权利,并希望“世界”能听到我(婴孩)“在羊水中的呐喊”。婴孩 尚有不出牛的权利,小孩出牛后其作为个体的自尊就更不容忽视,然而许多父母 常常以为小孩子是没有或缺乏自尊心的。在《附耳细说》中,毕淑敏发散逆向思 维,提出了相反的看法:儿童幼小的心灵是需要呵护的。她举了一个古书上的例 子:相国黄喜路过农田,问农夫哪一头牛更棒,农夫附在黄喜的耳边,低声细气 地回答他的问题,因为:“我要是大声地说这头牛好那头牛不好,它们能从我的 眼神手势声音里分辨出来我的评论,那头虽然尽了力,但仍不够优秀的牛,心里 会很难过??”[注2]毕淑敏由此想到动物尚U如此,何况儿童?想到尊重孩子的 必要性: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在无穷的心理折磨中丧失了尊严,无论他今后所受 的教育如何专业,心理的阴暗和残缺都很难弥补,人格潜伏着巨大危机。她呼吁: “无论表扬和批评,让我们学会附在耳边,轻轻地说??”。
成长不可替代,尽早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毕淑敏在许多关注儿童的散文里阐述了“成长不可替代,尽早培养孩子 的独立性”这一观点。在《教你生病》一文中,毕淑敏通过“我”让生病的儿子 自己去看病的故事表达了她对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思考。“比我高”的儿子生病 了,为了锻炼儿子的独立生存能力,做医生的母亲告诉儿子要“学会生病”。在 纸上写清塑看病的程序后,儿子摇摇晃晃地走了。“从他刚出门的那一分钟起, 我就开始后悔。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注3]在等待儿子归来的过 程中,“吋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心“疼痛地收缩成 一团”。从文字中我们深深体会到母亲对儿子的刻骨铭心的爱!儿子终于看完病 冋到家里,母亲的勇气才渐渐回到心里。母亲之所以忍受着内心的担忧、疼惜等 复杂心情的折磨,乃源于责任和爱。母亲宁愿忍受内心的煎熬也要让孩子“学会 生病”,因为母亲知道儿子“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包括生病在内 的许多苦难。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 但聊胜于无。”[注4]母亲希望教会孩子独立看病实则希望以此培养孩子独立面 对困难的能力,让孩子更加健康地成长的良苦用心跃然纸上。作家认为,疼爱孩 子而尊重儿童作为个体的独立存在,不为孩子包办一切,懂得为孩子的将来考虑, 拥有良好的教育方法,这是懂得“爱”的艺术的母亲应为之道。在儿童成长的过 程中,他们总有一天要对自己负责,独当一面,明智的母亲应该尽早培养孩子独 立面对困难的能力。
学习母爱的艺术,与儿童共同成长。
毕淑敏说过:“爱是需要学习,需要钻研,需要切磋,需要反复实践, 需要考验,需要总结经验,需要批评帮助,需要阅读,需要讨论,需要提高,需 要顿悟,总之,需要一切手段的打磨和精耕细作的艺术。”[注5]在《青虫之 爱》一文中,面对青虫,面对心灵幼小的孩子,女友和女友的母亲采用不同的处 理方式,一个是大叫大喊的吓唬,一个是告诉女儿虫子没有什么可怕的,于是得 到了不同的结果。正确的母爱表达,会给孩子带来温馨而快乐的童年,在儿童的 心里播下爱的种子,使孩子天真无邪,沉浸其中。反之,一种不健康的方式,或 者说理念,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这场关于青虫的教育给了我们生动的启示,即 母爱是有级别的,母爱的表现方式影响着孩子的健康和成长。《爱的冋咅壁》一 文则进一步阐释了 “爱”的方式:父母不仅要会爱,更重要的职责是培养孩子爱 的能力。懂得爱与被爱的孩子才能更快成长。教会孩子去爱一一爱他人、爱自己、 爱生活、爱自然,这才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以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