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课件 第四十八章.pptVIP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课件 第四十八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纪弦的诗极有韵味,且注重创新。他惯常使用写实的和象征的手法,有时也运用超现实的技巧。他的文字和语法既朦胧,亦明朗,读来很有味道:阳刚里含有阴柔,阴柔里含有阳刚;冷静里藏着狂热,狂热里藏着冷静。诗风明快,善嘲讽,喜戏谑。作为现代派诗歌的倡导者,纪弦主张写“主知”的诗,强调诗是“横的移植”,他认为中国新诗要改变体质,一定要大量移植欧美自象征主义以后的各种新思潮与新技法。不过他的新观念引起不少争议,而且他被认为是理论倡导和创作实践之间有巨大裂隙的诗人。 纪弦(1913—),原名路逾,笔名路易士,出版诗集《摘星的少年》、《隐者诗抄》、《晚景》、《半岛之歌》等多部。 二、台湾散文 (一)散文概貌 台湾散文是在特殊的社会背景中发展起来的。50年代,怀乡忆旧成为散文创作的主旋律。 六七十年代随着西方文化的渗透,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思潮勃兴,散文的题材风格日趋多样化。梁实秋、林语堂的小品文,以家常闲话的形式、智慧幽默的语言,纵谈社会人生;许达然、阿盛的乡土散文,以写实的笔法,描写转型期台湾社会普通人的生活;琦君、张秀亚的女性散文,以细腻真挚的笔触描写温馨的回忆,琐忆亲人故友;柏杨、李敖的杂文,以尖锐辛辣的语言针砭时弊或评文论事。 八九十年代以来的台湾散文感应时代的巨变、社会的都市进程和后现代主义文化精神,除传统散文进一步发展,还出现超越传统认知形态的新型散文。 (二)散文作家 梁实秋(1903—1987),著名的学者、批评家、散文家。1949年到台湾后出版第一部散文集《雅舍小品》,此外还有《秋室杂文》、《谈徐志摩》、《清华八年》、《雅舍小品续集》、《看云集》、《雅舍杂文》、《白猫王子及其他》、《西雅图杂记》、《槐园梦忆》等集子。梁实秋的散文文体多样,有小品、杂文、游记、评论等,其中以小品文居多。他的小品文从日常生活细节入手,融个人经验、人生世态、艺术情趣、智慧学问为一体,在恬淡中捕捉人生趣味,形成幽默闲适的风格。如《饮酒》、《喝茶》、《谦让》、《握手》、 《中年》 、《文房四宝》等。 柏杨(1920—2008),有杂文《倚梦闲话》10集、《西窗随笔》10集,出狱后有《柏杨专栏》5集、《丑陋的中国人》、《中国人,你受了什么诅咒》等。柏杨的杂文猛烈地抨击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病及国民性的劣根,同时尖锐揭露台湾社会的黑暗面。他的代表作《丑陋的中国人》扫荡中国几千年的“酱缸文化”,鞭挞国民性的丑陋面:妄自尊大、一盘散沙、一窝斗等。作者形象地用“酱缸”来比喻社会现实,它能使人心变黑变丑。柏杨杂文的主要特色是泼辣尖锐、具象幽默、挥洒自如。虽愤世嫉俗、极具锋芒,但也反映了他思想的偏激。 李敖(1935—),祖籍山东,生于哈尔滨,后随父去台湾。主要杂文有《传统下的独白》、《李敖告别文坛十书》、《李敖全集》8卷、《李敖文存》、“千秋”和“万岁”系列等。 1961年李敖因《老年人和棒子》抨击统治者,呼吁社会的年轻化,引起轩然大波。此后,又不断著文猛烈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全盘西化”,在台湾引起一场文化论争。 李敖的杂文内容可分为两类:一是文化评论,二是政治评论。李敖关注文化问题,他的《传统下的独白》、《独白下的传统》、《中国性研究》、《中国命研究》等文反封建、反传统,将历史、政治、教育、道德、思想聚焦于文化,揭示其中的文化内涵。他的政治评论骂暴政、讽时弊,猛揭国民党老底,矢志不渝地追求民主和自由。 琦君(1917—2006),50年代开始创作,出版小说散文集《琴心》。60年代散文形成独特风格,主要有散文集《溪边琐语》、《烟愁》、《红纱灯》、《三更有梦书当枕》、《千里怀人月在峰》、《细雨灯花落》等。琦君的散文多取材故乡往事、童年生活和身边的人与物,笔端流溢的是悠远的乡情、温厚的亲情以及对自然界生灵的一片爱心,如《我的童年时代》、《压岁钱》、 《红纱灯》、《妈妈的手》。这些散文在澄静淡泊中显出温柔敦厚、平和仁爱的人生态度;语言散中有韵,自然流畅,不事雕琢;不足之处是题材相对狭窄。 张秀亚(1919—2001),出版散文集《三色堇》、《牧羊女》、《凡妮的手册》、《怀念》、《湖上》、《两个圣诞节》、《北窗下》、《书房一角》等。张秀亚的创作常写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即精神生活中最深邃的部分,她往往通过平凡普通的生活物象去发现人生的真谛。《父与女》记叙父女之间的一次相见,一条围巾传递着父女亲情。她的散文诗文并茂,并善于创造意境。《心灵踱步》传达了凄清深远而又幽美的意境。语言生动传神,不乏清词丽句。 三毛(1943—1991),原名陈平,主要散文集有《撒哈拉的故事》、《雨季不再来》、《稻草人手记》、《哭泣的骆驼》、《温柔的夜》、《万水千山走遍》、《送你一匹马》、《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ormiti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