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成人教育促进残疾人社会融合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展的唯一途径》一文从理论分析角度阐述了现代残疾人观与社会融合的关系,探索了社会 融合在推动残疾人现代化事业发展进程中的实践意义。 方俊明、汤凌燕等人对我国台湾地区智障人士安置的基本概况、法规政策、生活及就 业安置模式等现状进行了系统研究,旨在通过探究台湾地区的经验和教训来指导大陆成年 智障人士的社会融合工作。①在农村地区残疾人社会融合方面,罗泮等人对四川省越西县 农村残疾人社会融合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我国农村残疾人面临着文化素质 差、生活水平低、增收渠道单一,法律、政策支持缺失等困难,同时提出了促进农村残疾 人社会融合的有效建议。②除此之外,我国学者更多的是从政治、就业、体育、教育、社 区康复等方面对残疾人社会融合进行相关研究。 (2)残疾人成人教育研究 《中国民政词典》对“残疾人成人教育”有详细说明,对成年残 疾人通过业余、脱产、 半脱产途径进行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继续、补充和延伸。基本任务是对在职职工和准备就 业的残疾劳动力进行再教育,不断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职业素养,以适应个人生活和 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形式有扫盲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电大、函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等。③目前,国内有关残疾人成人教育方面的研究还很有限,通过检索共有相关主题论文 30篇。 《残疾人成人教育学籍管理注册管理探讨》一文基于残疾人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注 册特点,全面分析了残疾人成人高等教育管理注册中存在的问题,并为促进残疾人成人高 等教育学籍管理注册规范化与科学化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④麻一青等学者认为,在过去 的三十年里,我国残疾人已经形成了以在普通高校就读为基础,残疾人高等教育学院就读 为骨干,成人教育和远程教育等方式就读为辅助的格局以及初步有效的管理模式;不容乐 观的是,残疾人高等教育存在着政策基础支持欠缺、法律保障失常以及学生就业困难等问 题。⑤杨泽民认为,农村残疾人是最需要得到关注的特殊弱势群体,提出了农村残疾人职 业培训的具体做法和初步成效,并得出了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农村成人教育实践策略的 启示。《拓宽残疾学生就业渠道增强残障人群职业教育实效性》一文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 效的发展措施:建立学校与市场需求的桥梁;实行全程跟踪式教育;多方面多角度考虑, 为各级各类残障学生量身制定适合其发展的专业技能;多方参与,呼吁社会消除歧视,安 置残疾人就业。 ⑥ ① 方俊明,汤凌燕.我国台湾地区智障人士社会融合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7,(09):29-32. ② 罗泮,赵康,刘林,阿加阿呷.农村残疾人社会融合现状问卷调查及思考——以四川省越西县为例[J].农村经济,2008, (12):121-125. ③ 崔乃夫.中国民政词典?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12):315. ④ 李珍,麻一青,张海丝.残疾人成人教育学籍注册管理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08):32-33. ⑤ 麻一青,孙颖.残疾人高等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特殊教育,2012,(07):19-24. ⑥ 石宝玉.拓宽残疾学生就业渠道,增强残障人群职业教育实效性[J].内蒙古统计,2012,(06):52-54. 3 万方数据 国外研究综述 (1)残疾人社会融合研究 美国、瑞典等发达国家在促进残疾人社会融合方面的研究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 方。自十九世纪以来,国外残疾人社会融合研究特别是有关智障人士的社会融合研究尤为 突出。 吉尔默(Gilmore,D.S.)指出,支持性就业已成为美国智障人士社会融合的主流方 式,传统的安置形式(庇护工场和日间活动中心)正在逐渐减少。①弗兰克(Frank R.Rusch) 在《美国支持性就业:模式、办法与论题》一书中提到: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为智障青 年设计了“工作—学习计划”(work-study programs),对这些青年进行职前培训,毕业 后,将他们安置到特定社区岗位,后来该计划发展为公立学校残障青年就业辅导的主要模 式。②与此同时,贝拉米(Bellamy,G.T.)、罗德(Rhodes,L.E.)和麦克(Mink,D.M.) 研究发现:美国早在 20世纪 60年代,庇护工场和日间活动中心就已发展很迅速,这些机 构为智障人士提供工作技能与工作适应方面的训练。③戴维斯(Davis,S.)等人认为,美 国智障人士安置的基本模式也具有一定特点:生活安置模式有小组之家、公寓监护、成人 看护与照料等;就业安置模式有庇护工场、支持性就业和竞争性就业。④通过回顾美国有 关智障人士社会融合安置的研究,可以收获很多其在立法、研究等方面的启示,这也正是 美国残疾人社会融合的闪光点。 在以瑞典为代表的北欧国家一致认为,智障人士融入社会对智障人士本身、相关组织 以及整个社会都具有深远影响。目前,北欧国家智障人士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h2468l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