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必于信”“君子贞而不谅”思想发微.pdfVIP

何必“必于信”“君子贞而不谅”思想发微.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何必“必于信”:   “君子贞而不谅”思想发微 胡发贵 内容提要 理智地对待诚信是孔子诚信思想的一个鲜明特色。他倡导正确、合理而辩证的“好信”,反对 不问事理、不计是非而唯信是守的“必于信”。在孔子看来,“必于信”会隐伏、滋生诸如“忠君”、甚至“死君” 的社会危害,还会酿成一种褊狭、短视和浅陋的心态,曲解事实、遮蔽真相,妨碍正确的历史认知。为破除“必 于信”的偏执,孔子提出“好信必好学”,以期培植理性与辩证的诚信观。 关 键 词 孔子 必于信 好学   众所周知,诚信是孔子谈论的一个重要话题, 直、友谅、友多闻”(《论语 ·季氏》),以及“质直好 如诚信是人立身的基础,是交往的原则,也是治国 义”(《论语 ·颜渊》)、求“中道”(《论语 ·先进》) 的法宝等。过去学界多留意孔子此类论述,而对 等论说来分析,“君子贞而不谅”中的“贞”,大致 孔子有关诚信的批判性思考则关注不多。实际 意指真诚、正当与理智。而“谅”,本意为信,如前 上,这方面的内容不仅是孔子整个诚信思想的重 引的“友直、友谅、友多闻”中的“友谅”就是指交 要组成部分,而且也反映出孔子学术的一些特别 诚实的朋友;而这里则引申意指固陋、偏执之信, 关怀和旨趣。 ④ 此诚如朱熹所注:“谅,则不择是非而必于信。” ⑤ 杨伯峻先生释“谅”为“小信”,似也不甚确切 。 “贞而不谅” 统而观之,所谓“君子贞而不谅”,意即识见明达 本文这里所谓孔子有关诚信的批判性思考, 如“君子”者,应以道义相期,重真诚,讲理性,而 其最为典型的表述就是:“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不应僵化浅视,唯信是守,盲从固执。 (《论语 ·卫灵公》) “君子贞而不谅”之类的思想在《论语》中时 这里的“贞”有几层含义。有忠诚之意,如 有流露。如孔子对“匹夫匹妇之谅”的讥刺:“子 “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送往事居,耦俱无 贡曰:管仲非其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 猜,贞也”(《左传》僖公九年);有正直意,如“正直 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 为正”(《左传》襄公七年)。后人多以此意释 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 ① “贞”。如朱熹说:“贞,正而固也” 。《十三经注 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②。今人杨伯峻释“贞”为 疏》也训“贞”为“正” (《论语 ·宪问》)原来齐国的齐襄公当政时,昏暴 ③ “大信” ,似不怎么符合孔子深意。从孔子“友 虐民,公子小白和公子纠为避难而逃往国外。鲍 50 何必“必于信”:“君子贞而不谅”思想发微 叔牙追随公子小白,管仲和召忽则跟随公子纠跑 揆诸历史,这种“僭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 到鲁国。后来齐襄公被杀,公子小白回国当上了 方面。 国君,是为齐桓公。他为了防止有人和他争权夺 其一是信的忠君取向。春秋时周天子权威日 利,就要求鲁国杀掉藏在那里的公子纠。召忽恪

文档评论(0)

江南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