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有性情——中国古代山水小品选读》.docVIP

《山水有性情——中国古代山水小品选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学年度上学期 阿叉选读 编号:201201029 山水有性情 ——古代山水小品精品选读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崇尚“天人合一”的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亲近自然山水的渴望与习俗,而文人雅士在游山玩水中亦喜欢状写名山大川、飞瀑流泉,晴湖雪巘,由是,山水文学涣涣泱泱,不计其数。然而,其中的许多只能在历史的洪流中被渐渐湮没,能够流传千古的,只能是那些独抒灵性,个性鲜明,意蕴隽永“性情山水”——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南朝】 山川之 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宋】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湖心亭看雪 张岱【清】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雨后游六桥[1]记 袁宏道[2] 【明】 寒食[3]后雨,予曰此雨为西湖洗红,当急与桃花作别,勿滞也。午霁,偕诸友至第三桥,落花积地寸余,游人少,翻以为快。忽骑者白纨而过,光晃衣,鲜丽倍常,诸友白其内者皆去表。少倦,卧地上饮,以面受花,多者浮,少者歌,以为乐。偶艇子出花间,呼之,乃寺僧载茶来者。各啜一杯,荡舟浩歌而返。 注释 [1]六桥:在杭州西湖中的苏堤上。北宋元祐年间,苏轼知杭州时疏浚西湖,堆泥筑堤。堤由南至北横贯西湖,分西湖为内外两湖。堤上建桥六座,夹道杂植花柳,成为西湖一景。后人称此堤为苏堤。 [2]袁宏道:(1578-1615),字中郎,号石公,明朝湖北公安人。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历任吴县令,国子监助教,考功员外郎等职。袁宏道是明末公安文派的首领,论文反对复古主义,主张“独抒性灵”,创作上以 小品文著称,风格流丽清新,不拘格套,与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称“三袁”。 [3]寒食:节名,在清明的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三天内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做寒食。 翻译 寒食节过后下了场雨,我说这场雨是为西湖洗却红妆,应当马上去与桃花话别,不要拖延了。午时雨停了,我偕同几位朋友来到了苏堤第三桥,被雨打落的花瓣在地上积了一寸多厚,苏堤游人很少,我们反而以此而快乐。忽然有穿着白绸衣的骑者奔驰而过,阳光照晃着白衣,加倍鲜艳美丽,朋友们穿着白色内衣的人都脱去了外衣。稍稍疲倦的时候,我们坐卧在地上喝酒,用脸颊来承接落花,脸上落花多的人被罚饮酒,脸上落花少的人被罚唱歌,作为娱乐。偶见花丛中划出一条小艇,叫近一看,原来是和尚送茶来了。我们每人小饮一杯茶,就随着小船高声唱着歌回去了。 思考与表达: 请同学们在课外反复诵读这几篇文章,可尝试将“平长仄短、入促韵长”等诵读技巧运用其中,也可以尝试用方言进行朗读,但求入心。 这四篇文章均是古代山水小品中的翘楚,其中对自然景致描绘的美景,或清丽、或空灵、或苍茫,或曼妙。你最喜欢哪一景?你有何想象?请找出文章中写景的句子,反复吟咏之余,用我们自己的同样美妙的言辞描写再现一下其中的画面,并简单写写你喜欢的原因。做好准备,在课堂上与同学做些分享。 如果称《湖心亭看雪》中那位雪夜独行,目中无人,一心“痴景”的张岱是位“痴人”的话,那么你又会如何称呼其余的三位文人呢?请你在下面的空格里填入你心中的答案。同时想想,若是你要出游,你会挑选哪一位作为你的“驴友”?为什么?请你结合文章、人物背景以及你自己的阅历把对他们的看法先写下来,准备在课堂上与同学进行讨论。 张 岱【 痴 人 】 陶弘景【 】 苏 轼【 】 袁宏道【 】 …… ……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