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鲁迅 鲁迅 合肥市行知学校 马立军 一、说教材 《阿长与山海经》一选自《朝花夕拾》,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中所忆的阿长不是大人物,不是文化人,作者似乎用较多地篇幅批判了阿长的愚昧迷信,但在这些材料的背后却隐藏了作者对阿长纯朴、善良的品格的赞美,特别是“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一情节,是文章的动情点,也是读懂阿长的关键。而这种先抑后扬的赞美在文末被渲染到了极点,化成了对阿长的怀念与祝福。 文中作者从孩子的视角来写,其中却渗透了对人生的思考。学习本文,应当让学生能够理解隐藏在文中批判性语言下的对阿长的赞美与尊重,能够学会从生活琐事中发现爱,发现普通者人性的光辉。 二、说学情 现在的初中学生对这类有些时代隔阂感的叙事散文并不感冒,他们更喜欢情节曲折、冲突明显的文字。不过,他们的思想感情还较为纯真,只要教师引导得当,读懂这篇文章还是比较容易。另外,学生比较反对说教,在领悟作者感情时,应当多联系文章,从具体词句入手,通过反复揣摩入文。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理解、积累字词; 2.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3.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和方法目标” 1.运用探究式学法,调动已有知识储备和对生活的感悟走进文本; 2.通过阅读,形成自己独特而有创造性的见解; 3.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味语言逐步走进阿长的心灵,发现普通者人性的光辉,感受生活中质朴的爱。 情感和态度目标” 1.了解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感情; 2.学习感受生活,学会读懂他人的爱,发现普通人身上的闪光点。 教学重点:选取典型事例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性格,体会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学会关注普通人,在生活琐事中发现爱,能读懂鲁迅心中的阿长。 四、说教法 1.听说读写结合法。这是针对本文内容和语言上的特点,课堂教学中主要通过听说读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以本文所学进行作文片段练习为手段,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提示法。学生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陷入迷茫时,教师在一旁给予必要的引导、点拨,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3.赏识教育。学生在讨论合作,解决疑难问题过程中,适当的给予表扬鼓励,让其体会到合作与成功的喜悦,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4.使用多媒体课件。 五、说学法指导 1.圈注法。指导学生在对课文的分析中,用符号圈点出重点词、句,以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养成圈点批画的良好习惯。 2.小组合作讨论法。通过探究、讨论,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习生字词 (三)初识阿长 (四)读懂阿长 (五)怀念阿长 (六)寻找阿长 (七)课堂总结 (八)布置作业 鲁迅(1881-1936),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 1918年,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在他从文的30年间,共有“述著29种,250余万言”,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舫 骇 掳 悚 惶急 疮疤 诘 问 渴慕 霹雳 陆玑 粗拙 斋 hài lǔ sǒng zhāi fǎng huáng chuāng bā jié wèn kě mù pī lì jī zhuō 惊吓;震惊 把人抢走 害怕 恐惧着急 追问;责问 非常思慕 好了以后留下的疤 预习检查 初识阿长: ——谈谈你眼中的阿长 1.阿长是谁?她的外貌、身世怎样? 2.文章写了阿长的哪些事情?各用一句话说出来。 3.文中的我体会到了阿长对自己的感情了吗? 1.称呼由来、外形特点 2.不好习惯:喜欢“切切察察” 、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 3.许多规矩:比如元旦说恭喜话吃福橘 4.教我道理:比如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 5.讲述“长毛”的故事 6.谋害隐鼠 7.为“我”买《山海经》的事 略写 详写 围绕中心详细得当 读懂阿长: ——谈谈作者记忆中的阿长 1.文中哪些词句体现了我对《山海经》的渴慕? 2.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我”对阿长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憎 恶 新 的 敬 意 完全消失 敬意淡薄 敬意 空前的 讨 厌 不 耐 烦 怀念阿长: ——读好最后两段 1.一般情况下,我们写作怀念赞美一个人时,往往会选择正面的事例,本文却写了阿长的诸多缺点,如果去掉这些缺点,你认为对塑造阿长这一人物形象有怎样的影响?为什么? 2.鲁迅文章的题目言简意赅,别有韵味,本文以“阿长”与《山海经》为题的用意,你能有所领悟吗? 阿长就是一个给人做保姆的文盲农妇,是处于社会底层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