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碱碳化塔洗水综合利用研究-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论文.docxVIP

联碱碳化塔洗水综合利用研究-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分类号:X703.1 学校代号:10490 学 号 :201103028 密 级:公开 武汉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联碱碳化塔洗水综合利用研究 作者姓名:陈 涛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梅 明 副教授 申请学位类别:工学 学科专业名称:环境工程 研究方向:水污染控制工程与化工清洁生产 论文提交日期:2014 年 5 月 23 日 论文答辩日期:2014 年 5 月 18 日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工程大学 学位授予日期: 年 月 日 答辩委员会主席: 王 黎 Study on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Carbonation Tower Cleaning Water in Hou’s Process A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Major: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andidate:Chen Tao Supervisor:Associate Prof. Mei Ming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3, P. R. China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 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20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我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我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 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本人授权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处可以将本 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 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 密 Ο , 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论文属于 不保密 Ο。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20 年 月 日 20 年 月 日 摘 摘 要 摘 要 本文研究了以湖北省大型联碱厂联碱碳化塔洗水为原料分别制备轻质碳酸钙 和磷酸铵镁的技术条件,实验室分析结论如下: ①通过正交实验,各因素对轻质碳酸钙粒径的影响顺序为:反应温度滴加速 度搅拌速度。较优条件为反应温度 25℃、滴加速度 3ml/min、搅拌速度 700r/min。 ②通过最佳条件优化实验,在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 20~30℃、原料滴加速度 3~4ml/min、搅拌速度 700r/min 时,轻质碳酸钙平均粒径在 0.76~1.45μm。 ③通过最佳条件工艺实验及 SEM、XRD 分析,可知在最佳反应条件下,添加 Ca(OH)2 溶液质量分数 0.1%的添加剂 op-10,轻质碳酸钙平均粒径较小在 0.2~0.5μm 之间,粒径分布较窄,颗粒分散程度较好,产品较规则,晶型具有方解石结构为四 方形、片块状。利用 1t 洗水可生产 73.65kg 轻质碳酸钙,回收 44.19kg 碳酸根离子。 ④通过反应条件初步实验及正交实验,确定对反应效果影响程度显著的因素顺 序为:反应 pH>磷氮摩尔比 n(P): n(N)>镁氮摩尔比 n(Mg): n(N)>反 应温度。较优反应条件是:反应 pH 为 10、镁氮摩尔比 n(Mg): n(N)为 1.5,磷 氮摩尔比 n(P): n(N)为 1.1,反应温度为 25℃。 ⑤通过最佳条件优化实验,确定实验最佳反应条件为:pH 值为 9.5、按镁氮摩 尔比 n(Mg): n(N)为 1.2:1 投加镁盐 MgCl2·6H2O,按磷氮摩尔比 n(P): n(N) 为 1.1:1 投加磷盐 Na2HPO4·12H2O,反应温度为 25℃。在此条件下氨氮转化率达 97.4%,镁转化率为 97.8%,磷转化率为 99.6%。 ⑥通过最佳工艺实验及 SEM 和 XRD 分析,可知在最佳反应条件下,一定范围 内提高氨氮初始浓度将有利于反应,当初始氨氮浓度在 7500mg/L 时氨氮转化率达 最高在 97%以上;利用初始氨氮浓度在 5000mg/L~7500mg/L 的洗水制备的沉淀物 主要成分为 MgNH4PO4?6H2O,其营养元素氮、磷、镁的含量接近标准磷酸铵镁, 晶体形态比较规则、分布较好、晶体清晰呈斜立方正交结构。综合利用 1t 氨氮浓度 7500mg/L 的洗水可生产磷酸铵镁约 0.1392t,回收氨氮 7.29kg。 关键词:联碱法;碳化塔;清洗水;氨氮废水;磷酸铵镁;轻质碳酸钙;化学沉淀 法 I 武汉工 武汉工程大学硕士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98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