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2
历史私人借贷利率与 平台贷款利率高低比较研究及启示*
刘志洋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袁长春 130117冤
摘要 从某种意义上讲袁历史中个人之间的借贷就是没有互联网的P2P借贷遥 文章比较了中国历代民
间私人借贷利率与P2P平台贷款利率的高低袁 认为当前P2P利率与清末民初私人借贷利率表现出了一种
延续性袁这种延续性体现的是金融的本质袁而不是技术的进步遥 在比较分析基础上袁得出院第一袁中国此次
以P2P平台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的变革是中国自近代史以来金融体制渐进变革和融入 界的延续袁是中
国金融制度现代化浪潮中的一个子集曰第二袁以P2P平台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对当前中国金融发展的促
进作用主要体现在金融普惠性与服务成本的降低上袁而不是体现在利率水平的高低上袁使得金融从精英
阶层走向平民阶层曰第三袁P2P平台在借贷关系网扩大的基础上保持了一定的利率水平袁使金融发展从区
域性向更为广大的社会性进行转变遥
关键词 P2P借贷曰历代私人借贷利率曰金融制度
中图分类号 云愿圆园援员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原862X渊2016 冤0圆原00猿圆原00远
辨而授之袁以国服为之息冶袁进行该管理工作的机
一尧历史中的野P2P 借贷冶 构叫野泉府冶遥 叶史记窑货殖列传曳中提到所有私人
商贸行业的利润都应在20%之内遥 之后魏晋南北
P2P 借贷在经济中广为存在袁 比如亲属间的 朝时期的动乱使得许多民间借贷都具有高利贷
借贷 民间高利贷 同寝室间的零用钱借还行为 的性质遥 直到隋唐统一后袁中国借贷制度逐渐趋
等遥 可以说几乎任何人都有过P2P 借贷的经历遥 于稳定遥 叶宋刑统窑杂律窑受寄财物辄费用曳对唐朝
P2P 这种非中介性质的借贷在 界经济历史长河 借贷利率进行了总结袁其中指出院野诸公私以财物
中屡见不鲜袁 新鲜的是这种借贷形式与互联网技 出举者袁任依私契袁官不为礼袁每月取利袁不得过
术的结合袁进而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P2P 借贷遥 六分遥 积日虽多袁不得过一倍噎噎若违法积利袁契
虽然传统商业银行贷款的借款利率比P2P 借贷 外掣夺及非出息者袁官为理遥 收质者袁非对物主不
低袁但是对于一些借款人来讲袁P2P 借贷非常有吸 得辄卖遥 若计利过本不赎袁听告市司对卖袁有剩还
引力遥 主要有两个原因院一是方便袁二是道德审查 之遥 如负债者逃袁保人代偿遥 冶咱1暂由此可见袁唐朝官
问题遥 调查显示低收入群体或者信用记录不良群 方明确规定民间借贷的年利率不得超过72%遥 到
体在走进银行大门时常常会有被审查的不良感 了宋朝袁 官方将法定利率降低到年不得超过
受袁而通过网上P2P 借贷则没有这种尴尬的感觉遥 48% 袁随着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袁明朝官方将借贷
中国在商周时期开始出现个人间借贷关系袁 利率降低到年不得超过36%遥 到了清朝中后期袁
并通过 置相关机构来管理民间借贷的利息遥 许多地方官员为了稳定区域金融袁都对利息高低
叶周礼窑地官司徒曳指出袁野凡民之贷者袁与其有司 进行了严格的限制遥 比如刘秋根的叶明清高利贷
本刊网址窑在线杂志 憎憎憎援躁澡造贼援灶藻贼援糟灶
* 基金项目 吉林省教育厅项目渊2015-542冤曰东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渊2412015KJ029冤曰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渊2015BS32冤
作者简介 刘志洋渊1985要冤袁吉林松原人袁博士袁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讲师袁主要研 方向院金融风险管理遥
猿圆
历史私人借贷利率与P2P平台贷款利率高低比较研究及启示
资本曳记 院野嗣后如有外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