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经皮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治疗心血管课件.ppt
在IABP期间,必须注意对病人的综合治疗,使病人在药物和IABP的联合治疗下得以更快的恢复。 补充血容量 调整水电解质平衡 在IABP时,补足血容量,提高血清蛋白至正常水平,可维持机体正常的渗透压,减少组织水肿。对术后组织间隙水潴留的病人在提高血清蛋白的同时要适当利尿,逐渐消除组织水肿。利尿时要注意电解质平衡,尤其要预防低钾、低镁、低钙的发生,应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以免发生心律失常。 纠正酸中毒 由于病人多数存在低心排出量综合征,组织灌注不良,易发生酸中毒。特别常见于术后早期低体温的病人。应通过血气分析监测病人的呼吸状态及酸碱平衡,调整呼吸机纠正呼吸性酸中毒,补充碳酸氢钠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反搏期间的其他综合治疗 纠正心律失常 心率过快、心动过缓、心律不齐均可影响反搏效果,应及时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调整心律及心率在正常范围。可根据病情选用洋地黄类,利多卡因,β—阻滞剂等。对心动过缓药物不能纠正者可安装心脏起搏器,调整至预期的心率以获得良好的反搏效果。 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和扩血管药 病人心功能不稳定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可帮助维持血压及血管张力,有助于IABP治疗,待血流动力学渐趋稳定,可逐减血管活性药物,IABP的病人均为危重病人,术前就可能已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因此在撤离IABP时,应维持少量正性肌力药或扩血管药,待病情稳定后再停用这些药物,以免出现病情反复。 反搏期间的其他综合治疗 概述 适应症 操作 监测 并发症 脱机 IABP IABP为一种有创的介入性辅助治疗措施,其并发症大多与血管有关。Meharwal报道911例CABG病人应用IABP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7%。阜外医院报道132例应用IABP病人的血管性并发症发生率为6.8%,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报道329例应用IABP病人,与血管相关的并发症为6.1%。 % No Complications Complications 1.1% 7.5% 0 2 4 6 8 Mortalities at 1 Year Marie Claude Maurice; Editorial comment: Cath Cardiovascular Diagnosis 1998; 43:336-337 Cost of Hospitalization 0 5 10 15 20 US$’s 9,548 18,350 并发症与预后 0 1 2 3 4 5 6 Fr guiding cath 7 Fr guiding cath 8 Fr guiding cath 0.52 1.4 4.23 % Local Complications Marie Claude Maurice; Editorial comment: Cath Cardiovascular Diagnosis 1998; 43:336-337 气囊大小与并发症 4.3mm 4.8mm 6.4mm % of Normal Flow 8Fr. IAB catheter 82.8 93 99.6 9.5Fr. IAB catheter 37.9 80.1 98.4 ASAIO Journal Nov/Dec 1998 Vessel size: 无鞘穿刺 气囊大小、穿刺方法对血流的影响 4.3mm 4.8mm 6.4mm % of Normal Flow 8Fr. IAB catheter 59.4 84.1 97.8 9.5Fr. IAB catheter 0 43.3 95.5 ASAIO Journal Nov/Dec 1998 Vessel size: 带鞘穿刺 气囊大小、穿刺方法对血流的影响 下肢缺血 出血 气囊导管置入困难 动脉壁损伤和夹层 气囊破裂 感染 血小板减少 神经系统并发症 ? Datascope Corp. IABP常见并发症 下肢缺血是经股动脉行IABP术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26.7%。 原因: 动脉硬化、血管痉挛、气囊导管太粗、股动脉细小、血栓形成、或粥样硬化斑块脱落等因素致下肢动脉栓塞,低血压引起肢体灌注不良也可发生下肢缺血,严重者可致患侧肢体坏死。1997年Busch随访472例IABP病人,有18.6%插管侧下肢出现间歇性跛行。有作者报道,置入12F气囊导管,下肢缺血发生率可达36%;10.5F以下的导管此并发症为8~10%,如使用8F以下导管则可避免下肢缺血。使用无鞘气囊导管更可减少下肢缺血的发生。 症状: 缺血肢体颜色苍白,重者甚至紫绀,变凉,足背动脉搏动微弱或消失,可出现疼痛或肌肉痉挛等症状。 IABP的并发症 下肢缺血 防治措施: (1)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