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精神障碍的分类诊断标准与治疗规范介绍.pptVIP

课件:精神障碍的分类诊断标准与治疗规范介绍.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件:精神障碍的分类诊断标准与治疗规范介绍.ppt

一、分离性障碍 (dissociative disorders) 分离性障碍又称为癔症性精神障碍,是癔症较为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包括癔症性意识障碍、情感爆发、癔症性假性痴呆、癔症性遗忘、癔症性身份障碍、癔症性漫游、癔症性精神病等。 一、分离性障碍 (dissociative disorders) 情感爆发(emotional outburst):是一种分离症状。 常在与人争吵、情绪激动时突然发作,表现为哭泣、叫喊、在地上打滚、捶胸顿足、撕衣毁物、扯头发、以头撞墙,其言语行为有尽情发泄内心情绪的特点。多人围观的场合发作尤为剧烈。一般历时数十分钟既可安静下来,事后可有部分遗忘。 二、转换性障碍 (conversion disorders) 转换性障碍:又称为癔症性躯体障碍,表现为运动障碍与感觉障碍,其特点是多种检查未发现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有相应的器质性病变。 (一)运动障碍包括:痉挛发作、局部肌肉抽动或阵挛、肢体瘫痪、行走不能等。 (二)感觉障碍包括:感觉过敏、感觉缺失、感觉异常(咽部异物感、梅核气)、癔症性失明、癔症性失聪、管状视野等。 三、癔症的特殊表现形式 1、流行性癔症(癔症的集体发作,mass hysteria):工厂、学校、教会、寺庙、公众场合的人们在精神紧张、过度疲劳、睡眠不足、月经期等情况下,容易受暗示而发病。表现为癔症性躯体障碍、分离性障碍。 2、多重人格障碍(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主要表现为患者存在二种或更多种完全不同的身份状态。 三、癔症的特殊表现形式 3、Ganser氏综合征: 表现轻度意识模糊,对提问给予近似回答,给人感觉“故意做作”,有怪异行为,有精神运动性兴奋状态与抑制状态交替发作。 谢谢大家!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 * * **双相障碍发病年龄高峰在15-19岁;首次多为抑郁发作,往往一至数次抑郁发作后再出现躁狂或轻躁狂发作。25%~50%的双相障碍有过自杀行为;11%~19%自杀身亡。约40%合并物质依赖,心血管病的风险增加20%。 * * * * * * * * * * * * * * * * 药物治疗目标 急性期治疗6-8周 尽快控制症状、缩短病程 恢复期治疗(抑郁发作治疗4-6个月,躁狂或混合发作治疗2-3个月) 防止复燃,促进社会功能康复 维持期治疗(无定论,一般2-3年,或2-3个既往周期时间) 防止复发,维持良好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药物治疗首选心境稳定剂 碳酸锂 丙戊酸盐 必要时选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 * * 电抽搐治疗 适应证 双相障碍严重抑郁、难治性抑郁或躁狂发作 无法阻断的快速循环发作 拒食、木僵 严重自伤或自杀危险 极度兴奋躁动、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药物治疗患者 躯体疾病不能接受药物治疗者 * 精神疾病的分类与鉴别 异常心理 精神障碍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心理疾病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精神病性障碍(核心为思维障碍) 心境障碍(核心为情感障碍) 应激相关障碍 神经症------------------------------------------ 人格障碍 癔病 心理生理障碍 进食障碍 睡眠障碍 性障碍 重性精神障碍 (无自知力,求医行为) 轻性精神障碍 (有自知力,求医行为) 焦虑障碍 一组以焦虑为主要临床相的精神障碍 精神症状+躯体症状 特点: 起病早(80%-90%,35岁前;10-25岁),最常见之一 遗传和社会心理因素对起病均有影响 预后与个体素质和临床类型有关 临床分类 急性焦虑(惊恐发作) 慢性焦虑(广泛性焦虑) 社交焦虑障碍 应激相关障碍的疾病种类 (1)急性应激障碍 (2)创伤后应激障碍 (3)适应障碍 应激相关障碍 (stress related disorders) 应激相关障碍是指一组主要由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起异常心理反应而导致的精神障碍。 又称反应性精神障碍或者心因性精神障碍。 应激相关障碍是心理咨询临床工作的一个重要领域。 急剧、严重的精神刺激后立刻(几分钟-1小时内)发病,病程为数小时至数天。 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意识范围狭窄、定向障碍、言语缺乏条理、感知迟钝,可出现人格解体,有强烈恐惧,精神运动兴奋和抑制。 一、急性应激障碍 (Acute stress disorder) 二、创伤后应激障碍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创伤后应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