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校园危机干预.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校园危机干预.ppt

(三)自杀干预的目标 最低目标——劝阻:缓解当事人的心理压力,使其打消自杀念头。 中级目标——恢复:帮助当事人恢复以往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其重新面对自己的困境,采取积极而有建设性的对策。 最高目标——发展:帮助当事人把危机转化成为一次成长的体验并提高当事人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自杀干预的方法 耐心倾听,充分表达理解与关怀 对当事人的最大愿望给予直接保证 激发当事人对亲友的牵挂和责任 帮助当事人主动寻求更多的社会支持 重点讨论当事人所面临的挫折事件 训练当事人有效地解决问题 保持冷静和耐心倾听 让他倾诉自己的感受 认可他表露出的情感,也不试图说法他们改变自己的感受 询问他们是否想自杀或者对自杀的感受: 相信他说的话;当他说要自杀时,要认真对待 让他相信他人的帮助能缓解面临的困境,并鼓励他们寻求帮助。 如果你认为他当时自杀的危险性很高,不要让其独处,要立即陪他去心理卫生服务机构或医院接受评估和治疗。 面对要自杀或自杀未遂的学生,需要做的: 面对要自杀或自杀未遂的学生,可以说的: 自杀是每个人一生中都曾经出现过的想法。(含义:你不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有自杀观念的人,你自己不必为有这样的想法而恐惧或自责) 自杀是一个人遇到困难还没有找到解决办法时的一种想法(含义:强调自杀是摆脱痛苦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你遇到了什么困难让你痛苦得想到要自杀?这些困难具体是什么?(把话题引向深入,发现他的具体困难和痛苦是什么,他遇到了什么问题,为下一步提供心理援助打下基础) 案例讨论: 某校星期一上午课间时分,王老师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这时他们班的班长急忙跑过来说:“老师快去看看小军,他在图书馆楼顶说要自杀呢!”王老师火速赶到现场,发现小军正坐在栏杆上,扬言要自杀,并说:“你们不要过来,否则我就跳下去!” 如果你是王老师,该怎么做? 四、灾后校园心理干预 (一)灾后学生的常见反应 情绪反应 生理反应 行为反应 1、情绪反应 恐惧 悲伤、无助或沮丧 内疚、自责 愤怒 2、生理反应 难以入睡,做噩梦,心神不宁 头痛、胃痛或其他身体方面的疼痛 易疲劳、打瞌睡 恶心、呕吐 食欲不振 3、行为反应 重复创伤体验 退缩或冷漠,不愿参加集体活动 注意力不集中 攻击他人或伤害自己 破坏或违纪行为 幼稚行为增加 (二)灾后的心理需要 减少恐慌 远离孤单 增加安全感 增强控制感 强化社会支持 增加社会连接感 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着眼于未来的发展 (三)灾后教师辅导学生的技巧 教师应该做的事情 教师避免做的事情 哪些学生需要求助专业人员? 1、教师应该做的事情 接受孩子的反应和变化 鼓励孩子表达与宣泄 为孩子提供安全与保证 用心陪伴与倾听孩子 帮助孩子回复正常作息,建立秩序与信心 与孩子增加身体接触 让孩子给遇难的同学、亲人、朋友告别 开展团体辅导活动 用心陪伴的技巧 无言的陪伴 无言的表达 一杯温水 多倾听,少说话 一张纸巾 2、教师避免做的事情 不要阻止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 不要阻止孩子诉说自己对灾难的想法 不要阻止孩子重述自己在灾难中的体验 不要强迫孩子勇敢、坚强 不要刻意回避灾难的话题 不要对灾难中亲人的遇难作不恰当的解释 不要勉强孩子谈论灾难问题 3、哪些学生需要求助专业人员? 灾后反应程度严重 灾后反应持续时间过长 异乎寻常的心理和行为改变 伤害自己的行为 严重的生理症状 谢谢大家!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可编辑 可编辑 校园危机干预技术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 刘学兰 * 授课提纲 什么是危机和危机干预? 校园危机干预的方法与策略 学生自杀与心理干预 灾后校园心理干预 一、什么是危机和危机干预? 当听到“危机”一词,你的脑海中会出现什么画面?最先想到的形容词有哪些? 地震 紧张 自杀 无助 慌乱 * 愤怒 (一)危机的含义 所谓危机是指当一个人面临某些重大生活事件,而以往的应对方式全都失效时,个体适应力降低,产生了一系列消极情绪如焦虑、恐惧、痛苦、无助、绝望以及接近于崩溃时的一种心理失衡状态。当生理或心理的强烈刺激超过了个体的心理或体质的承受能力时便出现危机状态。 危机是一种应激障碍,不仅导致个体的巨大痛苦,而且还可能导致自杀、暴力等严重后果。因此有必要对危机者进行干预。危机,本身含有危险和机会两层含义,积极的干预能把危险转化为成长的机会。 确定“危机”的标准 存在具有重大心理影响的生活事件; 引起急性情绪扰乱或认知、躯体和行为等方面 的改变,但又均不符合任何精神病的诊断标准; 当事人用平常解决问题的手段暂时不能应对或应对无效。 危机持续时间 一般而言,普通人无法忍受长期失衡状态和压力,他必会以不同方法及应变以使自己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