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UFi产品和临床应用培训.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UFi产品和临床应用培训.ppt

* * * * * * * * * * 本装置有5个报告参数,分别是:RBC 红细胞,WBC 白细胞,EC 上皮细胞,CAST 含内容物的管型,BACT 细菌。这5个都是定量测量参数。。 * * * * * * 红细胞信息通过红细胞前向散射光直方图获得。红细胞主要群体大小和红细胞大小分布宽度,来提示红细胞的来源,如果可能来源于肾小球,将会显示报警信号Dysmorphic?。如果来源可能不是肾小球(膀胱,尿路出血),将会显示报警信号Isomorphic? 既不是Dysmorphic?也不是 Isomorphic?的情况下,将显示Mixed? 以上信息,均在RBC每微升20个以上时,显示出来。 * * * * * * 病理探讨1:膀胱炎 出现均一性红细胞和白细胞计数增高,无管型,提示为尿路感染。尿培养为大肠埃希菌阳性。 诊断:膀胱炎 常出现尿急、排尿困难、下腹部不适、脓尿、血尿、蛋白尿和发热等症状。 本例因细菌感染引起急性炎症成为急性单纯性膀胱炎。 本病通常见于20~30岁女性。性生活、妊娠和分娩会增加膀胱炎危险,因为阴部和尿道外口的细菌会通过尿道进入膀胱。 当病人出现发热和背部下方疼痛,伴上述其它症状时,应考虑并发肾盂肾炎可能。 80%膀胱炎病人检出大肠埃希菌。 治疗方法有:抗生素治疗,化疗药物和大量饮水增加尿量。 病例探讨2:肾盂肾炎 91岁男性 主诉:发热。 临床表现 病人38℃高热,发病前2天没有食欲。 病例探讨2:肾盂肾炎 UF-1000i检查 UF-1000i同时检出许多WBC(①,②)和细菌(③)。提示为明显菌尿。 几乎横轴上都是成群的“BACT”(④)。在此群体斜线和垂直轴之间角度为大体积细菌,最有可能的细菌是杆菌属。建议做进一步微生物实验以鉴别何种杆菌属。 病例探讨2:肾盂肾炎 诊断和案例讨论: 实验室检查发现,白细胞计数为16500/μL,CRP为11.45 mg/dL,尿液分析为明显脓尿而住院治疗。尿培养大肠埃希菌阳性。抗生素治疗后症状改善。 肾脏的肾盂、肾盏、肾髓质感染细菌会引起炎症,分为急性和慢性。引起肾盂肾炎最常见的细菌是大肠埃希菌,其他细菌有铜绿假单胞菌、肠道细菌和葡萄球菌属。 症状是寒颤、发热、背痛、肋腹痛和膀胱炎,伴肋骨和脊柱疼痛。急诊主要表现为革兰阴性杆菌的上行感染(从输尿管到膀胱)。常源于肠道、输尿管和阴道。 膀胱炎、糖尿病、痛风、低钾血症、高钙血症和排尿障碍等均能触发该病。 临床应用 药物治疗疗效的观察 化疗后尿液监测 UF-1000i检查 尿液试带无明显异常。但是,UF-1000i检出大量SRC(①)和Path.CAST.(②)。 小圆细胞是检出小的、圆形细胞,如肾小管上皮细胞、小深层上皮细胞和其他不典型细胞的报警参数。 本例中,检出小圆形不典型细胞分类为小圆细胞。 病理性管型代表含有细胞成分的管型。UF-1000i的Path.CAST与显微镜检查发现的颗粒管型和上皮细胞管型一致。 化疗后尿液监测 59岁男性 主诉:发热 临床表现 3年前病人因胃癌施行全胃和胰腺切除术。术后接受了化疗,12个月前停止治疗。6个月后右腹部出现疼痛,证明是肝和淋巴结转移。再次进行化疗。因发热和严重腹痛住院进行治疗。实验室检查如下。病人采用TS-1和盐酸伊立替康(CPT-11)联合化疗。 诊断 发现各种类型肾小管上皮细胞, 如蛇形、纤维形和圆形上皮细胞 可能为抗癌药物治疗引起肾损伤。 临床应用 其他有形成分对临床诊断的作用 EC/SRC EC = SRC+another large sized EC (SRC+ Surface layer type of Squamous and Transitional EC ) 包括扁平上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 扁平上皮细胞产生于膀胱和尿道,在感染或器械刺激时可大量出现,也可能在阴道细胞分泌物污染尿液而产生。 SRC = relatively smaller EC ( Tubular EC or Deep layer type of Squamous and Transitional EC ) 小圆上皮细胞也称肾小管上皮细胞,多见于肾小管病变和急性 肾小球肾炎,在肾小管坏死时,大量成堆出现。 在肾小管中形成的,由蛋白和其他成分组成的圆柱形结构的颗粒. 病理管型: 红细胞管型、白细胞管型、上皮细胞管型 (肾小球炎症!) 细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