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中药用药护理演示课件.ppt
(二)应用解毒药物治疗 1、一般解毒剂:氧化与中和 2、特效解毒剂:应用拮抗性药物与食物,包括: (1)解毒剂与毒素结合 (2)加速毒素的代谢 (3)解毒剂与毒物竞争受体 (三)支持和对症处理 呼吸困难:吸氧 呼吸道痉挛而停止呼吸:作气管切开 心率缓慢或心律失常:阿托品,抗心律失常 药物 血压下降:升压药、补充血容量 防治肝肾功能损害 惊厥:镇静药 (四)针刺疗法: 1. 一般解毒取曲池、三阴交; 2. 呼吸困难者取内关; 3. 呕吐取中脘、内关、足三里; 4. 牙关紧闭取颊车、合谷; 5. 昏迷取人中、涌泉 (五)观察病情 神志、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三、中草药中毒的预防 1、坚持辨证论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正确用 药。 2、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体质等因素严格 掌握使用剂量。 3、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毒性、限剧性中药中成药管理的有关规定。 4、合理配伍以降低药物的毒性和不良反应。 5、遵守炮制工艺,注意正确用法。 6、加强健康宣教,防止盲目用药。 7、建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完善监测网络体系。 谢 谢 !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五,中药给药规则 (一)给药时间 一般药宜在进餐前后2小时服;急性病可及时多次给药;滋补药开胃药宜饭前服;消食导滞药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宜饭后服;安神润肠通便药宜睡前服;驱虫攻下逐水药宜清晨空腹;调经药宜在行经前数日开始服,来月经后停服;解表发汗药可随时服用;某些药物的服用要根据医嘱服用。 (三)服药温度 ??? 服药温度是指中药汤剂的温度或服药时开水的温度。分为温服、热服和冷服。 (1)温服 ??? 将煎好的汤剂放温后服用,或将中成药用温开水、酒、药汁等液体送服的方法称为温服。 一般中药多采用温服。中医认为凉(冷)者属阴,阴盛损阳,脾胃之气属阳,患者脾胃之气虚弱时再进凉汤,势必更伤阳气,对病情不利。温服又可减轻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如瓜蒌、乳香、没药等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能引起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温服后能缓解上述不良反应。 ??? 值得注意的是,汤剂放凉后,要温服时,应先加热煮沸,使汤剂中沉淀的有效成分重新溶解后,再放温服用。不应只加热到温热不凉就服用,因为汤剂放冷后许多有效成分因溶解度小而析出沉淀,如果只服用上面的清液,舍去沉淀部分必然影响疗效。如加热至沸,则已沉淀的有效成分又可溶解,放温后服用,基本上与刚煎时效果相近。 (2)热服 ??? 将煎好的汤剂趁热服下或将中成药用热开水送服的方法称为热服。解表药必须热服以助药力发汗。寒证用热药,应热服,属“寒者热之”之法;真热假寒用寒药,应热服,属“寒药热服”,“治热以寒,温而行之”之法,以减少患者服药格拒。不论是汤剂还是中成药,凡理气、活血、化瘀、补益剂均应热服。 (3)凉服 ??? 将煎好的汤剂放凉后服用或将中成药用凉开水送服的方法称为凉服。热证用寒药应凉服,属“热者寒之”之理;真寒假热用热药,应凉服,属“热药凉服”,“治寒以热药,凉而行之”之法。不论是汤剂还是中成药,一般止血、收敛、清热、解毒、祛暑剂均应凉服。服药呕吐者,应先口服少许姜汁或嚼少许陈皮后再凉服,以减轻症状。 六 服药后的观察及护理 ??? 服药后患者宜休息一段时间,以利于药物更好的吸收;同时要严密观察服药后的反应,尤其是服用有毒副作用的药物和药性峻烈的药物,更应严密观察服药后有无不良反应。 (1)观察服药后的必然反应 ??? 患者服用药物后,必然会产生一定的药理作用,否则,药物就未达到预期的作用,如服解表药后,患者会汗出、服利水渗湿药后,患者排尿次数和尿量增加,这说明药物在体内发挥正常疗效了。 (2)观察服药后的综合反应 ??? 药物进入人体之后,必然对人体产生一定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全面观察服药后的各种反应,如服用泻下药后除了要观察大便的次数以外,还要观察大便的性质、颜色、形状、气味,以及是否伴有腹痛,腹痛的性质、发作的时间、程度等。 (3)观察服药后的毒副反应 ??? 中药的应用,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中药具有性能平和,治疗范围广泛、效果好等优点。但也有部分药物,由于加工炮制和使用不当也能引起中毒反应,因此,对中草药的性能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要有清楚的认识,用药前,应将用药的注意事项向患者交待清楚。严格掌握常用药物的性能和应用剂量,避免滥用,纠正中草药不会中毒的错误观念。 ??? 中药中毒时常见的症状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肉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编制说明.pdf VIP
- 中医药治疗乙型肝炎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docx VIP
- 高危新生儿眼病筛查分类管理专家共识(2024).pptx VIP
- 24J306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docx
- 汽车轮毂结构优化与轻量化设计研究.docx VIP
- 生物质呋喃基新材料呋喃二甲酸(FDCA)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申批备案.doc
- 2025年搬运机器人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行业预测分析报告.docx
- FDCA行业动态报告:FDCA发展潜力巨大,下游制成PEF替代空间广阔.docx
-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与活动指导第4版全套教学课件.pptx
- 预算编制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