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年 月 日 总第 课时
课题
30、诗五首 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理念及策略
“少教多学”,小组合作下的目标教学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四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不同的艺术风格。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和思想感情。
3、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
重点
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难点
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把握作者和思想感情。
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
教法及教具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一、复习·提升
1、检查上节课内容:
2、检查背诵1、2、5首诗歌。
二、合作·探究
学生活动设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学生齐读课文。
2、解题,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3、结合注释翻译。
4、赏析。
这首诗可分为四节。
第一节五句,写秋风破屋的情景。“怒号”写风势之大,“卷”“三重”写受害之重。“三重”不是确数,是“多重”的意思。下面“飞”“洒”“挂胃”“飘转”“沉”等动词细致地写出了风吹茅草的情状,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焦灼、苦痛的心情。
?第二节五句,写对“群童抱茅”的感叹。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
第四节六句,直抒感慨,表达了诗人美好的愿望和高尚的情操。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5、提问:请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分别找出写景记事部分和直抒胸臆部分。并分别用四字词语概括四段的内容。
讨论并归纳:秋风破屋 — 群童盗茅— 破屋漏雨— 愿得广厦
6、提问:想想每一诗节中蕴涵着诗人什么样的感情?你能用含“痛”的二字词语分别概括吗?这感情的表达又有什么联系和变化?
痛惜——痛心——痛苦 ——痛忧
情感升华,由记叙一家之苦到大抒忧国忧民之情,忧民生疾苦,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
7、提问:怎样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讨论并归纳:杜甫晚年客居成都,靠朋友接济为生,但忧国忧民之心不减,他因“茅屋为秋风所破”一事发出的不是身世之慨,而是推己及人的博爱、忧国忧民、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这种真挚的情感打动了从古至今无数人。这与他从小受儒家仁爱的思想影响有很大关系。
学生活动设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学生齐读课文。
2、解题,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3、结合注释翻译。
4、赏析。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为什么说这两句诗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②“风掣红旗冻不翻”写出了边塞怎样的情景??
?③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讨论明确:这首诗气势飞动、描写逼真、气魄宏大,描写了唐代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抒发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在诗人笔下,冰天雪地的边塞,奇寒难忍,愁云惨淡,令人怨怅。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三、拓展·反馈
1、提问:杜甫同主题的诗歌知多少?
讨论并归纳:
子孙阵亡尽, 焉用身独完!投杖出门去, 同行为辛酸。幸有牙齿存, 所悲骨髓干。男儿既介胄, 长揖别上官。老妻卧路啼, 岁暮衣裳单。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 还闻劝加餐。 ——《垂老别》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春望》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石豪吏》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板书设计
(用案人完成)
教学札记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