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感染性疾病抗菌治疗演示课件.pptVIP

课件:感染性疾病抗菌治疗演示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件:感染性疾病抗菌治疗演示课件.ppt

清洁中段尿培养的价值 耻骨上膀胱穿刺尿液培养是诊断尿路感染金标准 清洁中段尿培养 分离到大肠埃希菌等“肠道细菌”,基本可明确为病原菌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菌落计数105时仍然有意义 原因 正在使用抗菌药物 输液或饮水,稀释尿液 细菌生长要求高 尿频时,尿液在膀胱停留时间短 男性 部分大肠埃希菌和变形杆菌属以外的细菌 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沙雷菌属等,尤其是有症状或使用导尿管的患者 咯痰标本适用于 CAP 入住ICU 门诊抗感染治疗失败者 有空洞样病灶者 严重的阻塞性或结构性肺病 有胸水的患者 HAP 不太可能的病原菌 念珠菌属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肠球菌属 革兰阳性杆菌(诺卡菌除外) 副流感嗜血杆菌 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以外的链球菌,主要为草绿色链球菌 * 呼吸道分泌物检出念珠菌属的临床意义 呼吸道分泌物分离到的念珠菌很少提示侵袭性念珠菌感染,不需要抗真菌治疗(A-III) * 气道分泌物中分离出曲霉的意义 免疫功能正常:定植 76例曲霉培养阳性非粒细胞缺乏患者 48例定植,19例曲霉球,慢性坏死性肺曲霉病7例,2例曲霉支气管炎,无1例急性侵袭性肺曲霉病 粒细胞缺乏/白血病:阳性预测值80-90% 中低危患者:广谱抗生素治疗、营养不良、肾移植、HIV感染者、实体器官移植、长期糖皮质激素治疗:阳性预测值10-30% 结合胸部影象学、血清抗原检测,以及气道分泌物直接镜检 Perfect JR . Clin Infect Dis 2001, 33: 1824-1833 如何评价抗菌药物 抗菌谱: G+(链球菌,MSS;MRS, 肠球菌) G-(肠杆菌科;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 厌氧菌(脆弱拟杆菌) 其他(衣原体,支原体、军团菌,结核分支杆菌) 同类品种抗菌谱亦有差异,各有其不同适应证 笼统区分为抗菌谱偏阴性菌或阳性菌不对 药物动力学: 吸收,分布(尤其CSF, 骨骼,前列腺) 代谢,排泄途径(肝、肾),半衰期 主要不良反应 适应证 说明书批准适应证未必是合适选择,有历史与商业因素 应从更广的视野(比较各类药物)看问题:抗菌活性、药动学、安全性;减少耐药 卫生经济学 参考各类感染的指南确定适应证 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活性 +++ + 头孢哌酮 头孢他啶 - +++ 头孢噻肟 头孢曲松 铜绿假单胞菌 链球菌科 第三代头孢菌素:药动学 分布:头孢哌酮在CNS浓度低,不用于中枢感染(包括复方) 清除:尿排除率由高到低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 前二者用于尿路感染佳,肾功能损害调整剂量 后二者用于腹腔胆道感染佳,胃肠道反应多 头孢曲松蛋白结合率90%,半衰期8.5h,可一天一次给药,但游离浓度不高 药效学/药动学 药物敏感性 药敏试验:非绝对,应结合组织浓度考虑 纸片法,琼脂对倍稀释法,E-test 药动/药效学(PK/PD)类型 时间依赖药物:β内酰胺类 浓度依赖性药物: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 按照PK/PD原理制订给药方案 根据药物的特性将抗菌药物分为时间依赖型及浓度依赖型 时间依赖型药物包括所有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及利奈唑胺,对于这些药物血药浓度大于MIC的时间(TMIC)是主要的疗效决定因素 多数β内酰胺类的t1/2 β≤1 h,且无抗生素后效应或后效应时间短,必须每日多次给药,推荐q4h 或q6h给药 β内酰胺类临床应用特别是在门急诊应用中的常见问题是,为图方便将一日的剂量1次给药,这种给药方法,达不到TMIC的PK/PD要求,将严重影响临床疗效 如何制定合适的给药方案? 按照PK/PD原理制订给药方案 氨基糖苷类及喹诺酮类 为浓度依赖型药物 药物具较长的抗生素后效应 增加单次给药剂量,提高血药峰浓度与MIC比值(Cmax/MIC),可增强杀菌作用 可每日1次给药 生理、病理状态 肾功能损害:避免损害药物,减少剂量,加大给药间隔 肝功能损害:避免损害药物,减少剂量 老年:肾功能 新生儿:肾功能,其他脏器发育,体重 孕妇、乳妇:β-内酰胺类、多数大环内酯类全程安全 免疫缺损者:及时,足量,杀菌剂 安全性 不良反应 包括毒性反应、变态反应、二重感染等 正确判断不良事件与药物因果关系 是恰当处理的前提 时间关系,既有报道,是否有其他解释 是否由药物引起,何药引起,是否与给药方案有关 应做到不纵、不枉、不怕 安全性 不良反应预防 严格指征,减少用药种类 根据生理、病理给药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但不可能完全避免 疗效欠理想时考虑因素 诊断是否正确(要善于获得其他学科帮助) 经验治疗:是否有未覆盖病原体 病原治疗:培养结果是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