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永嘉学派
永嘉学派源流
人物志
永嘉学派,又称“事功学派”、“功利学派”等,是南宋时期在永嘉(今温州)地区形成的一个儒家学派。其历史渊源可以上溯到北宋庆历年间,一些士大夫把有识之说传到了温州。南宋之时,永嘉地区由于地近“京畿”(临安),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很快,学者辈出,形成永嘉学派。郑伯熊、薛季宣、陈傅良、徐谊等是前期永嘉学派的出名学者,叶适则是永嘉学派集大成者。
薛季宣
薛季宣(1134-1173) 南宋哲学家。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常州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为学重事功,曾与当时名流与朱熹、吕祖谦等交往,询疑问难。在鄂州、武昌等地任县令,任满回永嘉,开始设帐授徒。他鄙弃“空谈性命而不通古今事物之变”的学术流弊,强调“步步着实”, “言之必使可行,足以开物成务”,形成了显著的“事功”学说的特点,注重研究田赋、兵制、水利等,开永嘉学派先声。《四库全书总目》称其学问淹雅,持论明晰,考古详核,立说精确,卓然自成一家。
陈傅良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人称止斋先生, 瑞安人。青年时以教书为业,在温瑞一带小有名气。是南宋永嘉学派承前启后的学者。曾在地方和朝廷为官。因被参“庇护辛弃疾,依托朱熹”, 罢官回乡,从此不问政事,闭门著述,题居室为“止斋”。他对温州颇有贡献:一是在外地为官期间,引入温州先进的农业技术,以改变当地落后的生产状况;二是在瑞安仙岩创办书院,推行教化;三是讲学于温州,宣传事功之学的主张,培养了众多永嘉后学。
叶适
(1150~1223)??南宋哲学家、文学家。字正则,号水心。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淳熙五年(1178)以进士第二名入士。在孝宗、光宗、宁宗三朝为官,官至权工部侍郎、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他力主抗金,反对和议。任地方官节制军事时,曾上堡坞之议,实行屯田,均有利于巩固边防。
叶适在哲学上反对空谈性理,提倡事功之学,重视商业,主张提高商人地位。是永嘉学派的集大成者。在诗文创作上,追求从观点到文字均力求新颖脱俗的独创精神,主张片辞半简必独出肺腑,不规仿众作(《归愚翁文集序》)。他不仅发扬光大了永嘉学派的事功之说,而且在为官期间参与政事,身体力行,赋予了永嘉学说以实践意义。
因被弹劾,罢官返乡。定居温州水心,设帐著述,绝不自辩。卒谥忠定。
著有《水心先生文集》29卷,《别集》16卷,有《永嘉丛书》本、《四部丛刊》影嘉业堂藏明黎谅刊本。1961年中华书局将《文集》、《别集》合编并加校点,为新版《叶适集》。又有《习学记言》50卷,辑录经史百家,各为论述,有《四库全书》本,《习学记言序目》50卷,有敬乡楼丛书本。
事功之说
南宋时期永嘉(温州)地区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当时,永嘉地区出现了富工、富商及工商业经营者,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永嘉学派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永嘉学派代表新兴阶层的利益和思想。他们纷纷著书立说,要求抵御外侮,维持社会安定,主张减轻捐税,恢复工农生产,强调买卖自由,尊重富人,提倡实事和功利。永嘉学派的最大特点,就是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心学”大讲身心性命之学立异,他们强调功利,注重经世致用的事功之学。事功之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政治上,强调以民为本,改革弊政,对外主张明“夷夏之辨”,抗击金兵入侵。
二、经济上,反对中国传统“重本轻末”、重农抑商的思想,认为应该“通商惠工”、“扶持商贾”,发展商品经济,并认为雇佣关系和私有制是合理的,富人应该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三、学术思想上,首先提倡事功之学。传统的儒家学说认为仁人“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董仲舒语),君子应该为义不为利;永嘉学派认为认为 “义”不可以剥离“利”而存在,提出了“以利和义,不以义抑利”的观点,把“义”和“利”两者统一起来。 叶适认为:“仁人正谊不谋利,明道不计功,此语初看极好,细看全疏阔。……既无功利,则道义者无用之虚语尔。”(《习学纪言序目》卷二十三《前汉书》)这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发展,也是永嘉学派提倡“实”学的最显著的学术特色。其次,主张经世致用,重视历史和制度的研究,希望通过考求历代国家成败兴亡的道理、典章制度沿革兴废,以找寻出振兴南宋、转弱为强的途径。
3、学派源流
南宋乾道、淳熙年间,学术繁荣,人才辈出,温州(永嘉)尤盛。史称“温多士,为东南最”,陈亮亦有“人物满东瓯”之赞誉。其时,温州众多学者中,学术思想上卓然有所成就、且又颇富特色的,当推薛季宣、陈傅良、叶适。他们前承后继,一脉相沿,形成 发展起著名的永嘉学派。
学派先声
从叶适的《温州新修学记》中可以概括出 “永嘉之学”的两条线索:一是从周行己到郑伯熊,其特点为“兢省以御物欲”(用勤奋求学的态度来调控对物资欲望的追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