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三单元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学案Word版含解析(1).docVIP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三单元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学案Word版含解析(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1.汉字与书法艺术 (1)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甲骨文 ①起源: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文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称为“图画文字”。 ②演变:象形字后来逐渐符号化,脱离图画,形成汉字。商朝时,形成完整体系。此后,汉字按照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③趋势:其总的演变趋势是由繁到简,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 (2)书法艺术 ①发展阶段:书法艺术的发展经历两个阶段,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 ②特点、代表人物及作品 魏晋南北朝以来书法的发展特征 (1)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第一个辉煌时期。楷书特征得到完善,草书盛行不衰,名家辈出;行书书体完全成熟;涌现了钟繇、王羲之等大书法家。 (2)隋唐时期是中国书法的繁盛时期,这一时期楷书步入盛世,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颜真卿的《颜氏家庙碑》、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是这方面的代表作;盛唐的张旭、怀素是著名的草书大家。 (3)宋元明清时期,书法向多样化发展。著名的书法家有北宋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朝的赵孟;明朝的文征明;清朝的郑板桥等。这些书法家的共同特点是诗、文、书、画兼通,又大都追求个性解放,自由挥洒,气象万千。 【例1】 关于我国古代书法艺术发展的概述,正确的是(  ) ①魏晋时期书法艺术臻于成熟 ②两宋时期楷书进入盛世阶段 ③草书极具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 ④魏晋时期进入自觉阶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 解析:本题以古代书法艺术发展演变的历程及各类书法的艺术特点设题,以史实为基础,考查再认、再现能力。唐代楷书步入盛世,②错;行书兼具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③错。 答案:D 2.笔墨丹青中国画 (1)特点 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种类繁多,风格各异;与文字相伴而生,相得益彰;融诗、书、画、印于一体。 (2)发展演变 时期 特征 绘画名家及作品 备注 原始社会 自然、生动、质朴、粗犷又不失浪漫 《鹳鱼石斧图》 绘画艺术的源头 战国 以人物肖像为主,造型准确,线条流畅,色彩绚丽 《人物龙凤图》 《人物驭龙图》 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 魏晋 以形写神,注重抓住描绘对象的精神气质 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总结出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 隋唐 在继承前代基础上,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风格 展子虔《游春图》、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中国古代绘画的一个高峰。人物画占主要地位 两宋 宫廷画院最活跃,画学兴起;风俗画是亮点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绘画艺术全面发展 元明清 文人画强调表现个性,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写意画是其代表 王冕《墨梅图》、徐渭《牡丹蕉石图》、郑板桥《墨兰图》 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于一体 【例2】 郑板桥的《墨竹图》,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是什么绘画的特点(  ) A.原始岩画        B.汉代帛画 C.中国文人画 D.民间绘画 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文人画的特点,即“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 答案:C 3.京剧的出现 (1)中国戏曲的发展演变 ①戏曲是从原始的歌舞发展而来的。 ②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乐舞戏谑为职业的艺人,称为优伶。 ③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 ④明朝时候,戏曲演出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生活内容。江苏昆山一带形成昆曲,流传甚广。 (2)京剧的形成 ①形成的原因: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为京剧产生提供了环境;广大艺人的努力和徽剧、汉剧的融合。 ②形成过程:乾隆末年,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道光年间,湖北汉剧艺人进京,参加徽班演出,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兼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形式,形成京剧。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 ③传播:清末,京剧走向各地,成为全国流行剧种。民国以来,走向世界,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 ④特点: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用京胡、二胡、笛子、唢呐等管弦乐器和鼓、板、锣等打击乐器伴奏。角色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各个行当的化妆都有一定的谱式。表演艺术将唱、念、做、打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体系。表演按一定程式进行,采用虚拟性动作,虚实结合,形神兼备。 京剧艺术发展演变的启示 (1)艺术要大胆创新,吸收借鉴,博采众长,才能有生命力,不能固守传统,因循守旧。 (2)开放不仅适用于发展经济,也同样适用于艺术的发展和创新。 (3)民族艺术的创新还要结合实际,扎根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 【例3】 生、旦、净、丑被称为京剧的四大行当,下列图片中属于“生”的是(  ) 解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高江辉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