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为明学校高中历史必修3第3课宋明理学导学提纲1.docVIP

湖北省武汉为明学校高中历史必修3第3课宋明理学导学提纲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导学提纲 编号:3-3-1 日期 编制人: 课题:第3课、宋明理学 班级: 姓名: 小组: 评价: 【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导学提纲,概括儒学在汉至宋的地位变化及原因 2.学生通过导学提纲归纳理学的主要内容。 3.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教师引导分析儒学重归正统的原因及理学造成的影响。 【重点难点】 重点: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 难点:理学的内涵及历史评价。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导学流程】 魏晋的佛、道兴起--隋唐“三教合一”--宋朝理学的建立 基础感知 阅读教材,完成《金太阳·导学案》P11-P12 做到 二、程朱理学 深入学习 回顾儒学的发展历程: 春秋:孔子创立儒学。 战国:孟子、荀子继承发展了儒学,使得儒学成为蔚然大宗 秦朝:秦始皇实行( )使儒学受到严重打击。 西汉武帝时:董仲舒( )的主张,被汉武帝接受,使得儒学开始成为( )地位。 魏晋时期: 炼汞烧铅四十年, 南朝四百八十寺, 至今犹在药炉前。 多少楼台烟雨中。 高骈 杜牧 这两首诗反映了魏晋时期思想文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儒学产生怎样的影响。 隋唐时期:儒学提出( )的主张,使得佛教和道教得到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 )地位。 在隋唐时期,隋文帝、武则天、唐肃宗、唐代宗等皇帝提倡崇佛政策,唐太宗、唐睿宗、唐玄宗等皇帝迷信道教,主张遵道抑佛。统治者的这些措施,都使得儒学正统地位逐渐动摇。 汉明帝时,始有佛法,明帝在位,才十八年耳。其后乱亡相继,运祚不长。宋、齐、梁、陈、元魏已下,事佛渐谨,年代尤促。…今闻陛下令群僧迎佛骨于凤翔,御楼以观,舁入大内,又令诸寺递迎供养。臣虽至愚,必知陛下不惑于佛,作此崇奉,以祈福祥也…孔子曰:“敬鬼神而远之。 ——韩愈《谏迎佛骨表》(节选) 材料反映了韩愈对佛教是怎样的看法,对儒学有什么影响。 两宋时期:理学的兴起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北宋·周敦颐《爱莲说》(节选) 材料反映了莲花的什么特征。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材料一:一物需有一理,万物皆有理,万物皆只有一个天理。天下只有一个理,天者,理也。 问:材料一体现了二程什么样的哲学观(世界观)? 材料二:“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为君尽君道,为臣尽臣道,过此则无理。 问:材料二认为什么是天理,其实质是什么? 材料三: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问:材料三体现了理学倡导什么样的治学方法,其目的是什么? 材料四 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 ——《朱子语类》 问:材料四体现了朱熹什么观点,其含义和根本目的是什么? 材料五 理学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14世纪至16世纪,日本朱子学摆脱了禅学的束缚,并与原有的神道相结合,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出现了专门研究朱子学的儒家学派。德川幕府更是把朱子学奉为“官学”。 问:材料五反映了理学产生了什么影响,为什么它能够被国内外的统治者所接受。 迁移运用 1、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是指 ( ) 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的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的理论 2、朱熹说:“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欲能无?”。“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在该材料中,朱熹要表达的本意是( ) A.人不能存在正常的欲望 B.人欲指的是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 C.人欲与人的正常欲望是同一概念 D.人欲与天理是一致的 3、在中国古代史上,宋代以前,社会生活的舞台上能见到妇女的身影;宋代以后,妇女逐渐被边缘化了。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三纲五常”思想的提出 B.儒学是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C.纲常伦理观念的强化

文档评论(0)

高江辉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