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建设能力总结资料大全.doc

参考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建设能力总结资料大全.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企业科技创新 加快建设创新型企业 “科技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源泉,没有科技,人类不会发展到这样地步。从企业来说,没有新的产品,你不可能在市场站得住脚,这是我们的一个体会。另外,开发新的产品,为客户服务,同时客户会给你带来回报。”——北京东方艾迪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忠会先生 “科技创新可以说是现代社会的发展原动力。对于我们企业来说,科技创新我觉得更多的是跟应用相结合。科技一个是重在技术含量,一个是重在新,要有新的东西。另外一个我们比较关注的,就是跟实际应用的结合,逐渐把新技术应用到服务于社会和大众,对我们做应用的产品公司来说,产品一代比一代更先进,能够提高老百姓的品质,为老百姓服务,这个是我们所关注的。”——四川九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杨战兵先生 济钢始建于1958年,现资产总额422亿元。2007年生产钢1212万吨、 钢材1147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09.7亿元、利税60.9亿元、利润30.1亿元;出口创汇8.1亿美元,进出口贸易总额17.2亿美元。 近年来,济钢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推进工艺装备的大型化、紧凑化、现代化,形成了中板、中厚板、热轧薄板、冷轧薄板、镀锌板、彩涂板等现代化生产线,为顾客和社会创造价值的能力明显提升。以信息化加快企业现代化的进程,建设了ERP、MES、SPC、OA、能源管控中心等管理信息系统。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开发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的新产品,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品种板比例超过了80%,锅炉容器钢板、高强度 建筑结构用中厚钢板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造船用钢板、碳结中板、钢筋 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锅炉容器钢板和球墨铸铁管等主导产品获得冶金产品“金杯奖”,其中造船板获得中、英、法、日、德、美、挪、韩、意9个国家10个船级社认证,产品出口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差异化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技术创新的经历和经验 济钢一直把提高创新能力作为企业发展的抓手,建有国家级的技术中心和质检中心,设立了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济钢坚持模仿创新、集成创新、自主创新相结合,通过开展产、学、研联合,逐步形成了以自主创新、集成创新为主要方式的创新机制,大大增强了济钢的技术创新实力。多年来,济钢不断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每年提取的技术开发费占营业总收入的4%以上。大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在专业技术人员中实施“十百千人才工程”,定期评选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专业技术带头人和优秀知识分子,为专业技术人才开辟成才成名成家的通道。与高校联合,先后送培硕士、博士研究生337人。创新激励约束机制,运用市场化的手段,把贡献与收入密切挂钩,坚持特殊人才给予特殊待遇,一流成果给予一流回报,设立了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奖,重奖科技人员。在全公司形成了尊重知识、鼓励创新、依靠科技的良好气氛,极大地激发了全体职工的创新热情和创新潜能,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成功地应用到生产工艺当中,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截止到目前,济钢共申请专利202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77件。“炉外短滑坡端出料加热炉”、“高炉煤气快速加热炉”、“污泥膏处理方法”等三件发明专利先后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中国专利优秀奖。“一种磁铁精矿粉生产球团用润磨机”获得山东省专利金奖。“十五”以来荣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70余项,其中干熄焦技术研究与应用”、“济钢热能资源高效梯级综合利用技术开发”等两项创新成果分别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由济钢牵头承担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开发”被列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这是济钢常年坚持自主创新取得的丰硕成果,也更加坚定了济钢加快建成创新型企业的信心和决心。 回顾“十五”以来的发展,济钢遵循一条“创新———发展———再创新———再发展”的企业发展之路。济钢先后突出以成本、环境、能源与资源为关注点,逐步深化理解、强化创新措施,走过了一个“挖潜增益、降低成本———改善环境、清洁生产———提高能效物效、发展循环经济”的探索历程,试图解决成本、质量、资源、环境、生态等集成性命题,追求对资源的减量化消耗、资源的再生利用、冶金流程再造工程,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初步形成清洁生产与资源节约的创新理念。主要的创新措施有:社会资源的减量化使用、以“废弃物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理念为指导的废弃资源的再生利用、以设备的大型化、现代化、紧凑化、高效化为核心实现冶金流程再造创新。 济钢产品创新走出了以我为主、以产品创新推动工艺技术创新从而促进产品创新的自主创新模式,形成了锅炉板、容器板、船板、建筑结构钢板、高强度工程机械钢板、管线钢板、模具板、桥梁板、耐腐蚀板等九大类别76个牌号中厚钢板的生产能力。产品创新已经成为转变经

文档评论(0)

霞霞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