钪(Ⅲ)、钍(Ⅳ)络合物的吸附伏安法分析-分析化学专业论文.docxVIP

钪(Ⅲ)、钍(Ⅳ)络合物的吸附伏安法分析-分析化学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要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钪一茜素氨羧络合 摘要 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钪一茜素氨羧络合 剂、钍一茜素氨羧络合剂等络合物在碳糊电极上的吸附伏安法研 究:并探讨了钍和锌离子与茜素氨羧络合剂形成的异多核络合物 在悬汞电极上的伏安行为及反应机理。 全文共分三章: 第一章根据钪和茜素氨羧络合剂(ALC)之间所形成的电活性 络合物,提出了一种在碳糊电极上快速、灵敏的吸附溶出伏安法 测定痕量钪的新方法。在醋酸(0.04mol/L)一邻苯二甲酸氢钾 (O.016 mol/L)混合缓冲溶液中,钪和茜素氨羧络合剂所形成的络 合物在碳糊电极上于一0.60 V处产生一个还原峰,其二次导数峰 高与钪浓度在1.OX 10-9~6.Ox 10_7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 关系,检出限为6.0X 10叫o mol/L。在6.0X 10-8 mol/L钪溶液 中连续测定8次,其相对标准偏差为4.34%。研究了钪一茜素氨羧 络合剂络合物在碳糊电极上的伏安行为,测定了络合物的组成。 方法应用于矿物中痕量钪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第二章研究了钍一茜素氨羧络合剂络合物在碳糊电极上的伏安 行为以及测定钍的最佳实验条件,在含有O.04 mol/L邻苯二甲酸 氢钾的0.1 rnol/L HAc--NaAc混合缓冲溶液中(pH 5.O),钍与茜 素氨羧络台剂所形成的络合物在碳糊电极上产生一灵敏的阴极溶 出峰,其二阶导数峰高与钍的浓度在3.O×10q~8.OX 10一mol/L 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下限达lI O×10~mol/L。用此方法测定 了矿石和粘土中微量的钍,结果令人满意;并用等摩尔连续变化 法测得该络合物各组分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删、:n。=1:1。 第三章提出了钍一锌一茜素氨羧络合剂异多核络合物的新体 系,采用单扫伏安法测定了痕量钍。在0.2 mol/L HAc-NaAc(pH 4.5) 缓冲溶液中钍与茜素氨羧络合剂、锌离子形成电活性异多核络合 缓冲溶液中钍与茜素氨羧络合剂、锌离子形成电活性异多核络合 物,吸附富集在悬汞滴电极上,于一O.64 V(vs.Ag/AgCl)处产生 一灵敏的阴极溶出峰,其峰高与钍浓度在3.0X10呻~1.5Xi0-6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5×i0~mol/L。在 含6.0×i0_7 mol/L钍离子的溶液中连续测定10次相对标准偏差 为1.85%。同时还对该体系的吸附伏安行为和电极反应机理进行了 初步探讨,测定了该异多核络合物的组成。方法应用子矿石和粘 土中微量钍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我们曾试图在碳糊电极上, 用吸附伏安法测定该异多核络合物,经过反复探索,都未能获得 络合物溶出峰,因此,碳糊电极对络合物的富集以及电极反应机理 有待深入研究。 关键词:钪、钍、茜素氨羧络合剂、异多核络合物、络合吸附 伏安法、碳糊电极、悬汞电极 AbstractIn Abstract In this paper,a new m4thod iS described for the detennination of Sc(III)、Th(IV),based on the adsorprive stripping voltammetry of Sc(III)-ALC,Th(IV)-aLC,Th(IV)-Zn(II)-ALC complexes at carbon paste electrode(CPE)and hanging mercury drop electrode(HMDE). TlliS PaDer consists ofthree chapters: In chapter one,A selective,sensitive,rapid and economic adsorptive sUipping voltammetric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race amount of scandium,after its alizarin complexan似LC)complex is adsorbed at CPE in a mixed bufier solution(pH5.4)which consist of 0.04mol/L acetate and 0.016mol/L biphthalate,yielding one peak at-0.60V(vs.SCE)corresponds to the reduction of ALC in the complex at the electrode。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cond orde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