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二导学案 学科:历史 编号:B3—9 编写人:刘正华 审核人: 使用时间:
班级 姓名: 小组序号: 组长评价: 教师评价
戊戌变法
【学习目标】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
【学习重点与难点】
1、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作用及失败的根本原因;
2、归纳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带着预习案中问题导学中的问题自主设计预习提纲,通读本课教材内容,对概念、关键词、图表等进行梳理,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
2、认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在“我的疑惑”处填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我的收获”处填写自己对本课自主学习的知识及方法收获。
3、熟记、理解基础知识梳理中的重点知识。
预习案
知识梳理
问题导学
一、背景
1、政治:甲午战后,帝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严重;
2、经济: ;
3、阶级: ;
4、思想:维新思想的传播
二、经过
(一)宣传维新思想
1、著书立说: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
2、进行论战:维新派PK顽固派。
(1)内容:①要不要变法;②要不要实行 ;③要不要改革教育制度。
(2)性质: ;
(3)作用: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思想,为后来政治运动做了舆论准备。
(二)走向政治实践
1、公车上书
(1)时间:1895年4月,康有为、梁启超。
(2)内容:拒和、迁都、练兵、变法。
(3)影响:维新运动开始从 走向 。
2、创办报刊、组织学会
报刊:《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
学会:强学会、保国会等
康有为1898年上书:《应诏统筹全局折》——维新变法的纲领
3、百日维新
⑴标志: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 》,史称“ ”。
⑵内容:(略,详见课本)
三、结果
1.失败标志:1898年9月“戊戌政变”。
2.失败原因:
⑴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破坏;
⑵袁世凯的出卖;
⑶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妥协性;(缺乏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勇气,采取改良的办法;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对 抱有幻想;脱离了 。)
⑷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根本原因)
3.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 的中国是行不通。
四、性质:既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也是一次思想解放的启蒙运动,又是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五、意义
⑴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激发人们的爱国意识,促进中华民族的觉醒。
⑵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传播西学,促进思想启蒙。
⑶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政治上主张君主立宪制,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是资产阶级变革制度的初步尝试,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1.哪次侵华战争直接导致戊戌变法?
2.康有为为何要假借孔子的名义?
3.变法措施没有涉及到之前提出的“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是什么原因?说明了什么?
【预习自测】
1.1898年6曰16日,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皇上勿去旧衙门,而唯增新衙门;勿革旧大臣,而渐擢小臣。多召见才俊之士,不必加其官而惟委以差事,赏以卿衔,准其专折奏事足矣。”这段话最能反映维新派在变法中的态度是( )
A.要光绪帝加强对封建官吏的争夺 B.要光绪帝在变法中讲究策略
C.要使更多的维新派参与政权 D.在封建势力面前表现出妥协性和软弱性
2.下列观点中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是( )
A.夫不可变者,伦纪、圣道心术也,非工商器械、工艺也
B.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易就,二者行斯强也
C.当世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世界之潮流,顺者昌,逆者亡
D.当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3.“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反映出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趋势有( )
①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一历史人教版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学案) Word版无答案.doc
-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六单元同步导学案:第18课 罗斯福新政.doc
-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六单元同步导学案: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
-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五单元同步导学案: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doc
-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五单元同步导学案: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doc
-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五单元同步学案: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2.doc
-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学案: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doc
-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学案: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Word版含答案.doc
-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学案: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Word版含答案.doc
-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学案:第5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doc
- 广东惠州市惠阳一中实验学校人教版历史《选修一第八单元》学案.doc
- 广东惠州市惠阳一中实验学校人教版历史《选修一第七单元》学案.doc
- 广东惠州市惠阳一中实验学校人教版历史《选修一第三单元》学案.doc
- 广东省佛山市超盈实验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7课 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doc
- 广东省江门市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 第11课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导学案 Word版.doc
- 广东省江门市第一中学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导学案 Word版.doc
- 广东省江门市第一中学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导学案 Word版.doc
- 广东省江门市第一中学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第7课 启蒙运动 导学案 Word版.doc
- 广东省江门市第一中学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与发现 导学案 Word版.doc
- 广东省江门市第一中学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导学案 Word版.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