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秦淮 李惠芳录像课教学设计.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泊秦淮 教学设计 石家庄市第四十中学 李惠芳 学习目标: 1.熟读成诵,默写诗歌。 2.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人情感。 一、诗句导入时代背景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过华清宫绝句其二》 话说唐明皇爱江山更爱美人,引发一场安史之乱(755-763),大唐帝国也从此滑向衰亡的深渊。 安史之乱后,中原之地的惨像: 夫以东周之地,久陷贼中,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旧唐书 郭子仪转》 这个时期,中央王朝在宦官专权、朋党交争的局面下势力日益衰微,藩镇势力日益强大。——《中国文学史》(袁行霈)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 杜牧生当唐王朝似欲中兴实则无望的时代,面对内忧外患,他忧心如焚…….这一天,杜牧行至秦淮河边,写下了这首《泊秦淮》。 二、走近诗歌。 1.自由朗读, 熟悉诗歌 一读——读通诗歌 再读——了解诗歌 三读——熟悉诗歌 要求:熟读成诵,脱离文本,朗诵诗歌 2.规范朗读,读出味道 要求: ①读准重音,读出味道 泊秦淮 【唐】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②读出拖音,读出韵味 泊秦淮 【唐】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③规范朗读 题目 作者 朗诵者 正文 3.语气轻缓,读出清幽凄凉。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4.忧心如焚,读出愤恨无奈。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三、走“进”诗歌。 结合背景,发挥想象,不吝美词,将《泊秦淮》改写成散文诗。 示例:烟笼寒水——/月笼沙——:迷迷蒙蒙的烟雾一片凄寒、淡青色的月光朦朦胧胧,笼罩着凄冷的秦淮河与清寒的沙滩,到处一派萧索寒气。 四、走“进”诗人 1. 知识卡片1: 相传《玉树后庭花》为南朝陈亡国之主陈后主所作,男女之间互相唱和,绮艳轻荡。当年陈后主沉迷于这种萎靡的生活,视国政为儿戏,终于丢了江山,此歌也被视为“亡国之音”。陈朝虽亡,这种靡靡之音却还在秦淮歌女中传唱…… 知识卡片2: 杜牧远祖杜预为西晋著名政治家。曾祖杜希望是玄宗时边塞名将。祖父杜佑,是中唐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先后任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著有《通典》二百卷。杜牧家学渊源, 20岁时,已经博通经史,尤专注于治乱与军事。生当唐王朝衰颓之际,面对内忧外患,统治集团竟然不思进取、夜夜笙歌,腐朽昏庸使得他忧心如焚,渴望力挽狂澜,却一生怀才不遇…… 2. 烟雾迷蒙,月色清冷,诗人杜牧在秦淮河岸边泊船,听到附近酒家隐隐传来吟唱《玉树后庭花》的歌声,他进去喝酒了吗?为什么呢?请你抓住关键词句,结合背景分析。 明确:诗中为“近”酒家而非“进”;并且是“隔江”听,可见诗人并未进去喝酒。 因为歌女传唱的靡靡之音,使杜牧非常感慨:表面上痛恨这些无知歌女,连亡国恨都不懂,还唱这种亡国之音;其实借题发挥,讥讽晚唐统治者们不以国事为重,醉生梦死,表达出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作为一个对国家命运关切和忧虑的正直知识分子,杜牧又怎么会忍心进去呢! 小结 :本诗寓情于景,把兴亡之忧融入悲凉意境,将自己对历史的咏叹与现实的思考紧密的结合在一首诗中,同时借题发挥,表现了诗人对晚唐统治者的讽刺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是感慨家国兴亡的古诗中的上乘之作。

文档评论(0)

dsw2853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