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之以德,齐之以礼_社会运行的理性规范——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社会思想研究.pdfVIP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_社会运行的理性规范——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社会思想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ANDPHII.(F,()PHY 文 史 哲 OFLITERATURE,HISTORY JOURNAL No.311) 2009年第2期(总第311期) No.2。2009(Sefial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社会运行的理性规范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社会思想研究 郑杭生 胡翼鹏 摘要:春秋时期兴起的人事理性思潮,促使儒者对社会治乱之根源的探索转向人本性。儒者坚信. 人·心之仁、人性之善是社会秩序的合理基础,包舍着遵守社会规范的内在自觉。仁是个人内在的道德修 养,也是人际互动必须遵从的、体现的价值准则。个人天然具有仁爱之心、良善之性.从而能够遵从礼的约 束和规定。儒者之礼已经从殷用以采的具有强烈象征的、仪式性的礼仪.升华为具有抽象的礼艾,成为独 立的、对生活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和行动规范。这些规范通过个人培养和陶铸自己的仁爱、孝悌、信义等 道德情感,内化为个人的品性修养和个人的行动意识。内在的道德情感与内化的思想规范确保个人的理 性行动,从而能够有效和合家族,由家族而邦国、天下,推动社会的良性互动与有序运行。 关键词:儒家;仁;礼;社会运行;社会秩序 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的思想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发展,出现了孑L孟老庄等大哲,形成了诸 子百家等流派。不过这一时期是典型的乱世,诸子百家、孔孟老庄无不感叹王纲解纽、礼崩乐坏。社 会等级的松弛与天下形势的动荡,蕴含着促进思想繁荣的结构空间。而思想的繁荣,又是对当时社 会失范的不同回应,墨者企图遏止兼并战争,道者希望回归小国寡民,而儒者承继夏、商、两周三代的 文化传统,希冀重新恢复秩序与和谐。 一、仁者爱人与儒者之维 春秋时期,一种人文主义的、理性的思潮勃然兴起,传统天命观念出现分化.虽然天作为一种不 言而喻、不证自明的终极根据,仍旧左右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但天人关系中天的神秘色彩已开始弱 化,人的位置逐渐凸显。《左传》记载史髂之言:“吾闻之: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神。聪明正 直而一者也,依人而行。”(《庄公三十二年》)天神依从人,意味着人事成为家国兴亡的主宰,人从天的 笼罩中解脱出来。类似的言论层出不穷。郑国裨灶主张用国器瑾聋镶除火灾,子产不听:“天道远.人 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昭公十八年》)《孙子兵法·计篇》:“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天,就 是阴阳变换、寒暑交替、四季流转。此时对具有真知卓识的思想者来说,天的神秘性、权威性已相当 弱化了。 中国文化中牢笼万象的价值本源——天,遭到了理性的挑战,孔子显然也受到这种在精英知识 人中流行的人文主义理性思潮的影响。在记载孔子言行、事迹的《论语》一书中,就有孔子理性对待 作者简介: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教授(北京100872);胡翼焉,武汉大学社会学系讲 师(湖北武汉430072)。 万方数据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社会运行的理性规范 71 鬼神、客观对待天意的言谈、事例①。《论语·述而》日:“子不语怪、力、乱、神。”大约在弟子的记忆中, 孔子从不谈论鬼怪、神异之事,而且要求弟子对鬼神之事敬而远之,《雍也》篇载,樊迟问知,孔子日;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对于与鬼神类似的天,孔子日;“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 焉,天何言哉?”(《阳货》)四季运行,万物化生,都是天的自然状态。由此,在儒家的创始人孔子那里, 天已经从巫觋氛围中脱魅,成为客观自然的认知对象,不再居于思想的中心,而是淡化为观念的 背景⑦。 ’、 正是由于受到当时这种人事理性的影响,孔子对社会失范根源的探索转向人本身,特别是人心 的本质。孔子使用的概念是“仁”。在

文档评论(0)

江南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