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之间的文学——《老残游记》.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旧之间曲文学——《老式薅记》 风雨飘摇的年代,政治、经济都处于极大变革之中。随钢船利炮进 入中国的先进科学技术以及和域外小说一起传入的各种观念对中 国传统的思想造成极大冲击。清朝先后进行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清末新政以及辛亥革命都加剧着这一时期新旧撞击的激烈程度。经 济方面,外国在中国开办工厂、修建铁路、建立银行等等,中国本 身的自然经济被打破。刘鹗处于这种新旧文化交替的边缘。一方面, 他有机会接触更多的观念,拥有更为宽广的选择面,但是这种选择 同时也意味着痛苦。中西文化的冲突在20世纪初期极大,接受西 方的观点需要一定勇气,刘鹗本人一生就为此惹了不少骂名。他曾 经参加了山西矿务的活动,向山东巡抚胡聘之详细分析开矿的好 处,还当过英商福公司投资山西矿业的中间人。后来因此而遭到弹 劾,被清廷革职,所谓“声名甚劣,均著撤退,毋令与闻该省商务”, 并被称为汉奸。 从另一方面来说,刘鹗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极重。他通古博今, 好金石,遗有《铁云诗存》、《铁云藏龟》、《铁云藏陶》、《铁云藏印》、 《铁云藏货》、《古铜器铭文释》、《十一弦馆琴谱》等等系列著作。 对他一生影响极重的太谷学派,思想和传统的儒家有千丝万缕的联 系。他所持的小说观依然是“悲愤著书”。只不过不是为一己之私, 所谓“棋局已残,吾人将老”,他的小说是家国之痛的产物,和屈 原的《离骚》、曹雪芹的《红楼梦》具有同等功效。他所描写的主 人公老残默守“不成良相,便成良医”的古训,古道热肠地在山东 各地游走,学识渊博、漠视权贵名利,是很典型的“大隐隐于市” 的类型。 不管刘鹗本人进行了多少工商实业的尝试,在《老残游记》的 写作上运用了多少西方技巧,他的思想始终是受中国传统影响的。 这也许才是新旧交替时期文人生存状态的最真实反映。 斯旧之1目的文学——《老残游记》 第一章 《老残游记》的时代背景 生活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文人,思想上经历着强烈的冲 击,面对新旧两种完全不同的思想,他们有着极其复杂的选择。《老 残游记》无疑是证明这一现象的极好例子。小说中随处可见新旧撞 击的痕迹。象老残体恤民生,但对民间“南拳北革”的运动深恶痛 绝;他小说中的女子似乎是传统小说中不食烟火的隐士,但言谈举 止却分明受着新思潮的影响,正是新旧思想冲突融汇的反映。 一、政治: 十九世纪的中国,处于有史以来最危急的关头,但是,同时也 打开了国人接受外界事物的途径,“清朝在它的最后的十年中,可能 是l949年前一百五十年或二百年内中国出现的最有力的政府 和最有生气的社会。”。1这种“生气”,主要表现在清政府主持的包括 废除科举、创办学堂、奖励留学、扩展新军、兴建铁路、发展实业、 改革法制以及推行地方自治和立宪政治等涉及中国的政治、经济、 文化、教育、军事、法律等广阔领域的社会改革运动,从而使中国 的政治生活与社会风俗发生了朝着现代化的方向挺进的重大变化。 由于改革出于最高统治者的倡导,维薪报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热 情宣传爱国救亡,鼓吹开民智、兴民权,呼吁发展教育,振兴实业, 传播科学知识,反对迷信,抨击三从四德,提倡妇女解放,介绍西 学,批评时政:从而形成了席卷全国新的时代改革潮流。 《老残游记》中,出现的还是一个相对寂静的社会情景。主人 公老残摇着串铃,背着药箱,游走在山东各地,默守“不为良相, 便为良医”的训言。但是仔细阅读,可以发现作者受社会影响的潜 移默化。 l、 由下而上的运动: 除开以上这些从上而下、由政府推动的政治改革以外,晚清还 爆发了一系列由下而上的运动,影响甚至改变了晚清政局。 新旧之间的文学——《老践游记》 A、 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原名义和拳,是山东、河南、直隶一带民间秘密组织。 义和团的主要成员是贫苦农民,还有手工业者、城市贫民、小商贩 和运输工人等。义和团运动是民族危机的反应,也是清末农村秩序 的全面崩溃,包括基层政治秩序、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全面紊乱和 衰败的集中表现。《老残游记》中充分反映了这种混乱。 在光绪卅一年乙未九月,即1905年9月开始续写的《老残游 记》第十一回中,如此评价义和团运动:“北拳之乱,起于戍子, 成于甲午,至庚子,子午一冲而爆发,其兴也勃然,其灭也忽然, 北方之强也。其信从者,上白宫闱,下至将相而止,主义为‘压汉’。”

文档评论(0)

lh2468l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