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前 言
随着地铁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地铁工程技术快速更新。为了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统一标准,加强对技术人员和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我们在学习消化已有的技术基础上,系统地汇总了近几年公司地铁施工技术,从暗挖区间、明挖车站、深基坑、降水、防水、主体结构、围护结构的连续墙、旋喷桩、SMW工法桩、端头井加固、盾构机始发、掘进、到达、过站、换刀、换盾尾刷、注浆、管片生产、拼装等四大类21项,编制了地铁施工的作业指导书汇编,给技术人员和设备操作人员提供参考。
本作业指导书其内容主要包括适用范围、作业准备、技术要求、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安全要求和措施、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编写时注重其适用性、先进性、可靠性,体现机械化、精细化要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参与编写人员:张平、徐加兵、汪思海、刘培洪、曾恕辉、刘涛、罗均、冯秀云、周智、黄一峰、李勇、黄一峰、胡军凯、王天、万维燕、李义军、杨祥、蔡豪学、王传亮、吴罡令、孙磊、张旭东、唐达昆、施建。
由于时间紧,章节多,编制难免存在疏漏,敬请批评指正,以便修订。
目 录
(一)基坑施工 1
(1)围护结构 1
旋挖桩作业指导书 1
基坑井点降水施工作业指导书 5
(2)主体施工 9
主体结构防水作业指导书 9
主体结构模板、脚手架作业指导书 15
主体结构钢筋作业指导书 21
主体结构混凝土作业指导书 29
主体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 38
主体工程基坑开挖作业指导书 44
(二)暗挖区间 50
暗挖施工马头门作业指导书 50
喷射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 52
锚杆施工作业指导书 58
钢筋网施工作业指导书 62
钢架施工作业指导书(未改) 65
(一)基坑施工
(1)围护结构
旋挖钻灌注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种土质层和砂类土、碎(卵)石土或中等硬度以下基岩的桩基施工。施工前应根据不同的地质采用不等的钻头。
2.编制依据
《施工图设计文件》
《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施工工艺流程
见下页施工工艺流程图
4.施工工艺要点
4.1施工准备
钻孔场地在陡坡时,应挖成平坡。如有困难,可用排架或枕木搭设工作平台。钻孔场地在浅水时,宜采用筑岛法。岛顶面通常高出施工水位0.75~1.0m
4.2泥浆制备?
在砂类土、碎(卵)石土或黏土夹层中钻孔,采用膨润土泥浆护壁。在黏性土中钻孔,当塑性指数大于15,可利用孔内原土造浆护壁。
钻孔施工时随着孔深的增加向孔内及时、连续地补浆,维持护筒内应有的水头,防止孔壁坍塌。桩孔砼灌注时,孔内溢出的泥浆引流至泥浆池内,利用于下一基桩钻孔护壁中。
4.3埋设护筒?
埋设钢护筒时应通过定位的控制桩放样,把钻机钻孔的位置标于孔底。再把钢护筒吊放进孔内,找出钢护筒的圆心位置,用十字线在钢护筒顶部或底部,然后移动钢护筒,使钢护筒中心与钻机钻孔中心位置重合,平面偏位误差为5cm以内。同时用水平尺或垂球检查,使钢护筒垂直,保证垂直度≤1%。在钢护筒周围对称地、均匀地回填最佳含水量的粘土,要分层夯实,达到最佳密实度。以保证其垂直度及防止泥浆流失及位移、掉落,如果护筒底土层不是粘性土,应挖深或换土,在孔底回填夯实300-500mm厚度的粘土后,再安放护筒,以免护筒底口处渗漏塌方,夯填时要防止钢护筒偏斜。护筒埋设深约1.6~1.7m且应高于地面30cm左右,护筒上口应绑扎木方对称吊紧,防止下窜。护筒顶面中心与设计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cm,倾斜度不得大于1%。
4.4钻机就位及钻孔?
(1)钻机就位前,应对钻孔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钻机安装后的底座和顶端应平稳,在钻进中不应产生位移或沉陷。就位完毕,施工队对钻机就位自检。?
旋挖钻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2)钻孔前,按施工设计所提供的地质、水文资料绘制地质剖面图,挂在钻台上。针对不同地质层选用不同的钻头、钻进压力、钻进速度及适当的泥浆比重。
(3)钻孔作业应分班连续进行,填写钻孔施工记录,交接班时应交待钻进情况及下一班应注意事项。应经常对钻孔泥浆及钻机对位进行检测,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改正。应经常注意地层变化,在地层变化处应捞取样渣保存。
(4)钻孔过程中应观察主机所在地面和支脚支承地面处的变化情况,发现沉降现象及时停机处理。因故停机时间较长时,应将套管口保险钩挂牢。
(5)当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对孔深、孔径、孔位和孔形等进行检查,确认满足设计要求后,立即填写终孔检查证,并经驻地监理工程师认可,方可进行孔底清理和灌注水下混凝土的准备工作。
4.5清孔
当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对孔深、孔径、孔位和孔形等进行检查,确认满足设计要求后,立即填写终孔检查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