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生物学7视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⑶色觉障碍: ①色盲:指对某一种或某几种颜色缺乏分辨能力。 分类: 红色盲 绿色盲 蓝色盲 全色盲 原因:色盲绝大多数是遗传性的,(缺乏对相应颜色敏感的视锥细胞),极少数是因视网膜病变引起的。 ②色弱:指对某些颜色的分辨能力比正常人稍差。 原因:色弱的产生是由于某种视锥细胞的反应能力较正常人为弱;多为后天因素引起。 四、几种视觉生理现象 (一)暗适应与明适应 1. 暗适应: ⑴ 概念:指从明处→暗处,最初看不清→逐渐恢复暗视觉的过程(约25~30min)。 ⑵ 机制:是视紫红质的含量在暗处恢复的过程。 2. 明适应: ⑴ 概念:从暗处→明处,最初看不清(耀眼的光感)→片刻后恢复明视觉的过程(约1min)。 ⑵ 机制:是视紫红质分解的过程。 ∵视杆细胞在暗处蓄积了大量的视紫红质,对光的敏感度强, ∴到明亮处被迅速大量分解,产生和传入大量视觉冲动,从而出现耀眼的光感。 (二) 视野 概念:指单眼固定不动注视前方一点时,该眼所看到的空间范围。 范围:∵上眼框和鼻粱遮挡的缘故,∴单眼视野的下方>上方;颞侧>鼻侧。 ∵三种视锥细胞在视网膜中的分布不匀,∴色视野的白色>黄蓝>红色>绿色。  Image projected onto retina is reversed in each eye. Cornea and lens focus the right part of the visual field on left half of retina. Left half of visual field focus on right half of each retina. (三) 双眼视觉和立体视觉 1.双眼视觉: ⑴概念:指双眼同视一物体时的视觉。 ⑵特点: ①双眼视觉是由于来自物体同一部位的光线,成像于两侧视网膜的“对称点”上,经视觉中枢整合后只产生一个“物体”的感觉; ②双眼视觉的视野大部分重叠,互相弥补, 故无生理盲点投射区; ③双眼视觉视野比单眼视觉大得多; ④双眼视觉能增加对物体距离、三维空间的判断准确性,从而形成立体感。 2.立体视觉: ⑴概念:指双眼视觉对物体的“深度”(三维特性)的视觉。 ⑵特点: ① 立体视觉只是对物体感知相对“深度”的经验:即判断一点比另一点的远近(判断有一定的限度:1m远的物体两点差1.5mm); ②产生立体视觉的主要因素是视网膜像位差,故单眼视物时,也能产生一定程度的立体感觉(但比双眼视觉的准确性差)。 视觉代表区:枕叶内侧、距状裂上、下缘 枕叶 感受野(视网膜) 左侧 左眼颞侧 右眼鼻侧 右侧 右眼颞侧 左眼鼻侧 距状裂 感受野 上缘 上半视网膜 下缘 下半视网膜 后部 黄斑部 前部 周边部 五、视觉代表区及传导通路 Visual pathway Optic nerve Optic chiasma Optic radiation Lateral geniculate body Visual area Optic tract Optic nerve Optic chiasma Optic tract Lateral geniculate body Optic radiation Visual area 水平切面图, 显示从视束到初级视皮质 【视野】 视觉传导路 及 损伤 对光反射通路 视野缺损 单眼全盲 双眼同向偏盲 双眼颞侧视野偏盲 双眼鼻侧视野偏盲 光线 直接 间接 对光反射 视辐射 晶状体能不能变形? 自十九世纪初,Thomas Young提出“眼睛适应不同距离的物体是靠改变眼球水晶体的曲度”的观点之后,晶状体变形就被认为是视觉调节的生理基础。 但从松弛学说(Hemholtz 1855)0、紧张学说(Tscherning 1904)、被膜学说(Gullstrand 1912,Fincham 1937)到新的调节学说(Schachar 1992),晶状体如何才能变形仍是没有确定的假设。 随着晶状体解剖学及相关研究的进展,一些学者开始质疑: 1)晶状体是不是一个能变形的弹性结构 2)晶状体囊膜弹性很强,悬韧带很纤细,对能否有使晶状体变成扁平状的拉力表示怀疑. 3)很难设想睫状肌纵形纤维收缩时,能使悬韧带所附着的睫状上皮被牵引向前;即或可能,势必惹起视网膜向前移动,而视网膜向前移动是不可能的。 同时,视觉调节研究暴露的问题也动摇着晶状体变形的观点: 1)晶状体如何变形才能与外界空间位置相对应? 2)视觉调节的神经控制问题? 3)近调节与远调节机制转换的问题? 4)眼动干扰“视网膜成像”的问题? 5)脑如何判断视网膜是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