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当城镇化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城镇化,无疑是十八大以来从官方到民间的舆论热词。   十八大报告中,“城镇化”一词高频出现:“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随后,在会见世界银行行长金墉时,李克强副总理表示,中国“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其在会见美国前财政部长鲍尔森时亦指出,“未来中国会越来越开放,我们扩大内需、激发城镇化潜力乃至发展各项事业。”他尤其强调说,这有利于中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而在2012年12月4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城镇化”再度成为“关键词”。会议指出,城镇化是中国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国际社会关注到,作为未来中国经济的主政者,在十八大结束后的不到一个月时间里,李克强就城镇化发展问题,四次高密度地发表意见,已经引起全球高度关注。当前,世界经济尚未从衰退中恢复,欲振乏力。美国财政“悬崖”勒马,欧债危机此起彼伏,中国经济发展的传统路径——投资与出口,后劲明显不足,而内需短时间内又无法快速提振。面对世界迫切要求中国必须回答的战略性问题,中国此番高调祭出新型城镇化为未来经济快速增长的新引擎,其意义乃在于两点:其一,回答了中国经济未来继续保持高增长,产业动能选择的方向;其二,亦明示了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所受的约束和预警条件。   所谓“闻风而动”,新的中央领导人刚刚强调了城镇化是未来中国最大的内需,国家发改委的官员随即透露,由发改委主导的《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2020年)》初稿已经编制完成,其中明确“城镇化将在未来十年拉动40万亿投资”。中金公司发布了题为《布局“新四化”蓝筹股》的2013年主题组合投资策略报告,表示“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将主导下一阶段经济结构转型”。而敏感的资本市场,同样对来自政策层面的信息释放作出了迅速甚至堪称迅猛的反应:持续走熊近四年,被惨烈砸回“解放前”的中国股市,以上证指数为例,从12月4日1949.46点开始反弹,至1月15日本文截稿时收盘最高录得2332.78点,一月暴涨近400点,以地产、金融板块为龙头所带动的城镇化题材,行情至今风起云涌,向纵深发展   但,三九严寒之际一场袭击中国中东部地区的严重雾霾事件,却“不合时宜”地将人们的视线重新拉回现实,再次逼视与“美丽中国”大唱反调的PM2.5,其所折射的,恰是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不得不提的“城市病”。   对于2002年以来中国启动的城市化进程,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光华管理学院教授曹凤岐对记者表示,“当时的概念更注重大城市外延的无限扩容”。事实上,我们也看到,经过十年“摊大饼”式的城市化发展,各种资源进一步向一线城市集中,催生了诸如北、上、广等消化不良、日益添堵的超级城市,而它们却依然犹如一只只巨型章鱼,继续把饥渴的触角伸向周边无度攫取,以至于“逃离北上广”“重回北上广”的呼声此起彼伏。   早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出于对北京空气污染的担忧,有外国运动员曾扬言要“戴着口罩来北京”,这种姿态一度令国人不快,以为对东道主的不尊重。而1月10日以来的雾锁京城,PM2.5指数濒临“爆表”,药店口罩脱销,北京街头人手一口罩,此时,已经没有人还会对当初外国人的担忧表示不解。“厚德载雾,自强不吸”——来自网友的自嘲与恶搞,在限购、限号、限行诸般“限”字当头的当下,无疑宣泄着对城市生活日趋“不宜”“不易”的无奈与不满。   《南方周末》关于北京城里“最会喝水的家庭”已经二十年不喝自来水的报道,进一步引发坊间关于“城市病”的热议。长期以来粗放式发展所累积的恶果,一如《中国青年报》1月14日头版评论文章所描述的那样,“GDP数字有多虚高,今天的PM2.5数字就有多高。中国人不仅正面临着‘一边开宝马一边喝污水’的悲惨式发展,也面临着‘一边住别墅一边被熏死’的危机。”   当此之时,新型城镇化的新鲜热辣“出炉”,势必引发人们的关注与思考:新型城镇化,如何避免走老路?其新,又新在哪里?   为什么是城镇化?   21世纪头十年,我国城镇人口从4.6亿增加到6.9亿,2011年末,中国城镇人口总数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正式进入城镇化的“拐点”,城镇化率也从36%快速上升到51%。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认为,城镇化是中国当前最大的结构调整,最大的内需源泉,也是最大的改革红利。过去十年,中国农村共约2.3亿劳动力离开土地进入城市,大规模城镇化带来的劳动力

文档评论(0)

gmomo-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