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本科教学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SDH Pre-op Post-op (四)脑内血肿(Intracerebral hematoma) 多伴有脑挫裂伤和硬膜下出血; 临床表现:意识障碍,高颅压,局灶性症状; CT:脑内高密度影; 治疗 手术治疗:幕上30ml * ,颞部20ml 幕下10ml* 开颅血肿清除,外减压术 保守治疗* 五、开放性脑损伤 非火器所致开放性脑损伤 1. 开放处有脑组织、脑脊液外溢 2. CT可见骨折、异物、碎骨片等 火器所致开放性脑损伤 1. 特点:管道伤和冲击伤 2. 伤道 3. CT可了解伤道、部位、碎片、异物等 分布情况 枪击伤 治疗 防治休克、抗感染 脑组织的保护 手术清创 异物的取出** 颅脑损伤后遗症 外伤后脑脊液漏 外伤后癫痫 颅神经损伤 思考题 颅底骨折的临床表现 常见外伤性颅内血肿有哪些 硬膜外血肿与硬膜下血肿的鉴别 * (二)脑挫裂伤 脑挫伤(contusion):脑组织破坏轻,软脑膜完整; 脑裂伤(laceration):软脑膜、血管和脑组织同时破裂,并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SAH)。 1、临床表现: 高颅压症状 意识障碍 局灶现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 2、诊断:CT可确诊 3、治疗: 监测意识、瞳孔和生命体征; 呼吸道管理; 防治脑水肿; 预防肺炎、泌尿系感染、褥疮、癫痫; 营养支持; 手术治疗:挫裂伤清除,内、外减压术。 (三)弥漫性轴索损伤(DAI) 头部受加速性旋转外力作用,剪应力造成神经轴索肿胀、断裂; 病理:轴索断裂,轴缩球形成。** 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影像学。 治疗:保守治疗为主。 预后极差。 (四)原发性脑干损伤 1、临床表现: 意识障碍:昏迷12小时以上、或持续昏迷; 瞳孔多变、不等圆,光反应消失; 眼球位置异常; 锥体束征阳性,去脑强直; 生命体征紊乱; 其他:体温调节功能障碍,消化道出血。 2、诊断: 临床表现 CT、MR、BAEP 3、治疗:保守治疗 四、颅内血肿 (traumatic intracranial hematoma) 按血肿来源和部位分: 硬脑膜外血肿(epidural hematoma) 硬脑膜下血肿(subdural hematoma) 脑内血肿 (intracerebral hematoma) 按症状出现的时间分为: 急性:72小时内 亚急性:3日-3周内 慢性:3周以上 (一)硬膜外血肿 (Epidural Hematoma) 1、发病机制: 与颅骨损伤相关,常见于颅盖部,颞部多见; 常见受损血管:脑膜中动脉、静脉窦、板障静脉; 2、临床表现: 有明确头部外伤史,局部头皮血肿; 意识障碍:昏迷-中间清醒期-昏迷 进行性加重 颅压增高 瞳孔变化 锥体束征阳性 生命体征变化 3、诊断 典型病史; CT:颅骨内板与硬膜间双凸透镜形高密度影,颅骨骨折; 4、治疗 手术治疗: 指征:进行性意识障碍,脑疝形成, 血肿量:幕上40ml,幕下10ml 中线结构移位1cm 方法:开颅清除血肿,外减压术。 保守治疗:血肿量小,无明显压迫。 Acute Epidural Hematoma Acute Epidural Hematoma Acute Epidural Hematoma (二)急性硬膜下血肿 ( Subdural hematoma) 1、发生机制: 常伴有脑损伤或其他类型血肿: 单纯型 复合型 出血来源: 桥静脉,皮层血管,脑内血肿 2、临床表现 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 高颅压症状,脑疝 瞳孔改变 出现新局灶体征或原体征加重 3、诊断 CT:颅骨内板下新月形高或混杂密度影,伴有脑挫裂伤、脑内血肿。 4、治疗 保守治疗:单纯血肿,量少,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手术治疗:脑受压或急性高颅压、中线移位超过1cm; 手术方法: 钻孔引流:单纯SDH或积液,没有出现脑疝表现; 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必要时行去骨板减压或内减压术。 (三)慢性硬膜下血肿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常见于老年人; 轻微外伤史或无外伤史;有凝血功能障碍,或抗凝治疗中; 发病机制: 桥静脉损伤轻微,出血缓慢; 老年人脑萎缩颅内有充裕的代偿空间; 血肿包膜上的细小血管不断渗出、出血,使血肿体积逐渐增大; 1、临床表现 慢性颅内压增高; 局灶性症状和体征:偏瘫、失语、癫痫 其他:大小便失禁、智力障碍、精神异常等; CT、MR可明确诊断; C-SDH 双侧信号不均SDH 双侧信号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