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放射治疗
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 目前常选用的有效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
成人颅内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 1.5%,而儿童颅内恶性肿瘤则占儿童全身恶性肿瘤
的7%左右,是仅次于白血病的第 2位儿童恶性肿瘤。
一、颅内肿瘤的病理特点
1. 颅内肿瘤因缺乏淋巴管,所以无淋巴转移,同时血行转移也较为罕见,主要局限于颅内
几乎无颅外转移;
2. 种植性转移是颅内肿瘤最多常见的播散方式,多见于髓母细胞瘤,室管膜母细胞瘤等;
3. 生长方式:颅内肿瘤有扩张性生长,浸润性生长,弥漫性生长、多灶性生长,和扩张兼
有浸润性生长等多种形式;
4. 病灶部位:幕上肿瘤多见成人和 1岁以下婴幼儿。幕下肿瘤则多见于 1-12岁的儿童;
5. 病灶部位和病理类型的关系:脑胶质瘤好发于大脑半球,髓母细胞瘤好发于小脑,室管
膜瘤好发于室管膜,颅咽瘤和垂体瘤好发于鞍区。
二、病理类型和放射敏感性的关系
⑴ 高度敏感肿瘤:生殖细胞瘤,髓母细胞瘤;
⑵ 中度敏感肿瘤:垂体瘤,颅咽管瘤,室管瘤和松果体瘤;
⑶ 低度敏感肿瘤: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
三、诊断
1、临床表现:颅内肿瘤早期症状一般和肿瘤生长部位,压迫,侵犯组织所管理的功能有关,
如髓母细胞瘤早期往往首发症状为行走不穏, 共济失调, 垂体瘤可引起视力下降, 内分泌功
能紊乱。 并且随疾病加剧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 甚至喷射状呕吐和意识障碍等颅内压迫、 脑
水肿症状。
2、体检:视乳头水肿是确定颅内高压客观的体征。
3、辅助检查: CT (或MRI )检查能较好地确定肿瘤位置,大小,侵犯程度,脑水肿情况,
为选择治疗方法(手术、放疗和化疗) ,尤其是为放射治疗计划制定提供极其重要的依据。
四、治疗原则 手术切除肿瘤是目前治疗颅内肿瘤最重要最基本的方法。 但因为肿瘤生长位
置,大小,生长方式,病理类型,生物学形为。以及如何保护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功能等诸
多因素的限制。所以 “根治性切除术 ”在很大程度上无法完整实现。同时血脑屏障碍的存在,
使化疗药物很难进入脑组织, 所以术后放射治疗作为颅内恶性肿瘤术后治疗的必要补充, 就
显得愈来愈重要。
1、不同病理类型和分级的颅内肿瘤脑部放疗设计原则 :
a :脑胶质瘤:① ⅠⅡ级星形细胞瘤,手术切除不彻底者应根据术前肿瘤的位置,大小,在
肿瘤外缘外扩 2-3cm ,采用平行对穿或成角照射 DT50-55Gy/6-6.5W 。②Ⅲ.Ⅵ级星形细胞瘤,
术后应常规行全脑照射 DT35GY 然后再缩野补量 DT15-20GY 。
b :髓母细胞瘤:术后应行全脑放疗 DT30GY 再缩野补量 20-25GY 。
c :脑膜瘤:术后设局部野 DT50-60GY/6-7W 。
d :室管膜瘤:① 幕下型:因幕下型室管膜瘤恶性程度高所以应先行全脑照射 40-45GY 然后
再缩野补量 10-15GY 。②幕上型:由于幕上型室管膜瘤恶性程度相对较低,故往往采用局部
扩大照射野技术,瘤床剂量达 50-55GY 。
e :垂体瘤:一般采用二野(二颞侧野)或三野(二颞侧野加一前额野)技术,照射体积略
大于腺瘤体积,一般照射野大小约 4 ×4—— 6 ×6cm ,总剂量 45-50GY/5-6W 。
2、全脊髓放疗计划设计原则
①适应症:Ⅲ ,Ⅳ级脑星形细胞瘤;髓母细胞瘤;松果体瘤;高度恶性幕下室管膜瘤;脑膜
白血病;恶性淋巴瘤脑脊液检查瘤细胞阳性。
②照射技术:采用俯卧位垂直照射技术,两侧界要求包括椎间孔,一般上界 C2下界至 S2。
若分段放疗应注意野之间的衔接,防止剂量出现冷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