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词多义的原型范畴化认知及其翻译策
张雪华
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
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化理论把一词多义看成是原型义项经过隐喻或转喻生成 的多个边缘义项。针对一词多义在语言翻译中产生的困难,本文总结了原型范畴 化认知理论影响下的一词多义的定义、产生根源和产生模式。针对翻译过程中, 一词多义经常受到语境效果弱、语义频率低和边缘义项难的影响,木文提出三点 应对方法:首先,译者首先应该顺应语境需求,进行子义项的选择。其次,译者 必须接受认知语言学的语义动态观,灵活处理在新的语境屮出现的多义单词。最 后,译者应扩大知识面,加强对边缘义项了解和推测能力。
关键词:
?词多义;原型范畴化;原型义项;边缘义项;
作者简介:张雪华,女,江苏泰州人,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 方向:英语语言与文化
收稿日期:2017-06-13
Translation Strategy for Polysemy
Based on Cognitive Prototype
Category Theory
ZHANG Xue-hua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Study,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Abstract:
According to cognitive prototype category theory, the polysemy is regarded as the prototype meaning with multiple fringe meanings extended from metaphor and metonymy. To reduce mistakes in polysemic translation, this paper firstly reviews the definition, origination and developing model of polysemy. Then, based on the cognitivc prototype catcgory thcory, the writer presents 3 approaches to deal with the difficulty confronted in polysemic translation with respective examples:first, translators should choose the meaning in the context;second, translators should accept the dynamic concept of cognitive semantics and translate the polysemic words flexibly in the new context;third, translators should broaden their horizon to know the fringe meanings in related areas.
Keyword:
polysemy; prototype category; prototype meaning; fringe meaning;
Received: 2017-06-13
引言
“多义是人类话语的一个基本特征UL ” 一词多义,指一个词可能会承载二种 以上的意义。一词多义,作为一个广泛存在的语言现象,早已引起众多语言学家 和翻译学者的关注⑵。结构主义语言学家认为词汇是咅义任意结合的语言符号, 所以看不到多义z间的相互关联,仅把不同词义当成修辞性语言进行理解固。 认知语言学家Ungerer则认为,词义与认知范畴是等同的凹。一词多义不是任 意的语言现象,而是有认知和心理基础的。任何词语意义的发展演变都是人类认 知范畴和概念化的结果。因此,认知语言学把一词多义定义为:以词汇的基木意 义为基本范畴,通过认知意象图式的联结作用,把已知概念隐喻和转喻到新概 念中,从而产生的多个意义匕1。
按照认知语言学对一词多义的阐释,本文首先陈述了原型范畴化理论下一词多 义的产生根源、产生机制和产生模式。然后,按照一词多义在语义认知上的特点, 从三个方面具体研究分析一词多义的原型范畴化认知对一词多义翻译策略的影 响,以及如何克服一词多义在翻译中引起的困难。首先,译者应该根据单词使用 的语境,确定单词的原型义项和边缘义项;其次,译者必须遵循动态语义观,即 在原型义项的基础上,灵活处理在新的语境中出现的多义单词的边缘义项;同时, 译者还应加强对译文专业知识的理解,以加强对边缘义项的了解和保证对边缘 义项的推测能力。
原型范畴化理论对一词多义的认知
(-)一词多义的原型范畴化认知
原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