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不典型小脑梗死20例临床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典型小脑梗死20例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不典型小脑梗死的临床特点、 病因、危险因素。方法 对本科2011年6月?2013年6月经 诊断及治疗的20例不典型小脑梗死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结 果病因及危险因素为高血压、心脏病心房纤颤、高脂血症、 糖尿病、颈椎病、吸烟饮酒。主要临床表现为眩晕伴恶心呕 吐但无小脑性共济失调表现,早期CT检查未发现梗死灶, MRI检查阳性率为100%o结论不典型小脑梗死常见于小脑 后下动脉(PICA)供血区,对于中老年眩晕患者临床症状 不典型的一定要行MRI检查。 【关键词】小脑梗死;不典型;共济失调 典型的小脑梗死主要表现为眩晕伴恶心呕吐、睁眼及变 动体位时加重,闭目及卧床休息时减轻,走路不稳,体 检有共济失调、眼球震颤等。临床上对于以眩晕为主要临床 表现,体检指鼻试验及跟膝胫试验稳准、昂伯氏征阴性,无 共济失调体征,行头颅CT检查未见小脑梗死病灶者,往 往误诊。2011年6月?2013年6月河北省安国市医院经诊 治疗的眩晕患者中有20例因临床表现不典型、无共济失调 体征而诊断为后循环缺血、前庭神经元炎、良性位置性眩晕, 后行头颅MRI检查证实为小脑梗死,分析资料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经诊治的20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 7例,男:女为1.9: 1,年龄56岁?76岁,平均年龄 (65. 8±5. 5)岁。既往患有高血压病15例(75%),心脏 病心房纤颤10例(50%),高脂血症9例(45%),糖尿病8 例(40%),颈椎病7例(35%),吸烟每天超过20支4例 (20%),饮酒每天超过200 ^4例(20%),无明显诱因者 例(10%)0 1. 2临床表现以急性发病患者16例,亚急性发病患 者4例。活动中起病16例,安静中起病4例。20例患者中 18例首发症状为眩晕,严重者伴恶心、呕吐,2例开始只 表现为头晕,3 d后症状加重出现眩晕伴恶心呕吐,并出 现头痛。所有患者都表现为睁眼及变动体位后加重,闭眼 及卧床休息后减轻,症状持续超过24h,均无意识障碍, 无耳鸣及听力下降。所有患者入院后每天进行神经系统查 体,5例有眼球震颤,肢体共济运动检查均未见异常。 1. 3影像学检查 所有患者在24 h内急诊行头部CT平 扫检查,均未能确诊为小脑梗死,18例患者入院24 h后 行头颅MRI检查均可见小脑长T1、长T2信号,确诊为小脑 梗死。2例因有假牙用铁丝金属固定不能行头颅MRI检查在 d后复查头部CT确诊。 2结果 20例患者中行头颅MRI及复查头颅CT表现为右侧小脑 半球梗死9例,左侧小脑半球梗死7例,梗死病灶大多在 小脑半球后下部;两侧小脑半球梗死伴小脑蚓部梗死2例, 梗死病灶主要在小脑蚓部后部及小脑半球后下部;小脑大面 积梗死伴有第四脑室受压及轻度移位者2例。20例患者均给 予肠溶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有心房纤颤者给予低分子肝 素钠抗凝、舒血宁改善微循环、对症等治疗,2例小脑大面 积梗死者加用甘露醇及甘油果糖降低脑水肿治疗,经诊治 的患者中有18例出院时眩晕恶心呕吐症状缓解,神经系统 检查正常,2例患者出院时眩晕减轻,仍有活动后头晕,但 生活能自理。 3讨论 龚光云等[1]报道小脑梗死的主要病因为高血压动脉硬 化,从而引起原位血栓形成及动脉一动脉栓塞。除此之外, 心脏病心房纤颤、高脂血症、糖尿病、颈椎病及吸烟饮酒也 是发生小脑梗死的常见病因。本组20例小脑梗死患者中既 往患有高血压病15例(75%),心脏病心房纤颤10例(50%), 高脂血症9例(45%),糖尿病8例(40%),颈椎病7例(35%), 因此,高血压动脉硬化是小脑梗死最重要的病因,其次心 脏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及颈椎病也是较重要的原因及危险 因素,与文献报道的相符[2, 3]o同时本研究发现小脑梗 死男性高于女性,考虑与男性更易患慢性颈椎劳损、增生 及急性损伤而累及稚基底动脉系统有关。供应小脑的3对动 脉为:小脑上动脉(SCA)、小脑前下动脉(AICA)、小脑后 下动脉(PICA)。不同区域小脑梗死的临床表现不尽相同, 给诊断治疗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本组患者的脑梗死病灶主要 位于PICA供血区,PICA是椎动脉最大的分支,左右各一, 一般在平橄榄下端发出,主要供应延髓背外侧、小脑后下 面、小脑扁桃体、小脑蚓部后部、小脑下脚。本组小脑梗死 主要临床表现为眩晕、视物旋转伴恶心、呕吐。眩晕与病变 致前庭小脑通路缺血有关,也与脑干受压出现间接性前庭 神经核缺血有关。因此PICA型小脑梗死以眩晕为主要表现。 如病变累及小脑下脚可引起患侧共济失调,表现为患者易 向病灶侧倾倒。小脑后下动脉因其行程长,侧支吻合少,故 当缺血发生时易形成梗死,眩晕、共济失调是小脑梗死的 典型临床表现。如体检发现有共济失调体征可明确诊断定位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