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学翻译批评标准简析《百年孤独》中译本以黄锦炎译本和范晔译本为例.docxVIP

从文学翻译批评标准简析《百年孤独》中译本以黄锦炎译本和范晔译本为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文学翻译批评标准简析《百年孤独》 中译本一一以黄锦炎译本和范晔译本为 例 邓龙裴筠 贵州师范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摘要: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百年孤独》被称为“魔幻现实主义”运动中的核心 和先驱作品,对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青年影响甚广。作为文学经典著作, 中国的许多翻译研究者都对该书进行了翻译并出版。本文根据王宏印提出的“文 学翻译批评”的工作标准对黄锦炎译本和范晔译本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找到译 著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 《百年孤独》;文学翻译批评标准;黄译;范译; 作者简介:邓龙(1980-),男,贵州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应用语 言学与翻译研究。 收稿日期:2017-08-23 Received: 2017-08-23 一、《百年孤独》简介及其中译本 《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自小在外祖父母家屮长大,外祖父当过上 校军官,性格善良、倔强,思想比较激进;外祖母博古通今,善讲神话传说及鬼 怪故事,这对马尔克斯日后的文学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百年孤独》是马尔克 斯最重要的长篇小说之一,其中内容复杂,人物众多,情节离奇,手法新颖, 马尔克斯在书中展示了南美洲特有的五彩缤纷的文化。作者以一个儿童的视角呈 现虚构的世界,通过对马贡多小镇的发展和消亡过程进行描述,体现出拉丁美 洲的发展历史。《百年孤独》荣获198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其原因,是书中汇 聚了最疯狂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百年孤独》的行文风格独特,既具有恢弘 的气势,又有诡诫的色彩,文字既粗放又细腻,粗放在寥寥数语就描述出了史 诗一般的内战,而细腻在恋爱过程中备受煎熬的情欲。其风格多变,是魔幻现实 主义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马尔克斯花费十年吋间构思,用西班牙语写成,于1967年正式岀版。因作者对 文学的贡献,世界各地出现不同语言的译本。1970年格里高利?拉巴萨 (Gregory Rabassa)发表英译本。在1984年,《百年孤独》在中国出现了两种 译本,其中,高长荣先生通过将英译本转译的方式,在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 版了一种译文,这也是被公认为最好的译木。口1而另一种译文的翻译者是黄锦 炎,是根据1972年出版的西班牙语的版本直译而完成的,这种版本的行文结构 较为流畅,更加受到读者的欢迎,并在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后來转入了浙江文 艺出版社出版。随后,林一安先生也进行了《百年孤独》的翻译工作。再后来,由 于马尔克斯一直没有给中国翻译权,导致范晔先生的译本在2010年才得以发行, 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2014年4月,原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去世,但是透过 译者之手,中国更多的读者可以领略到这部文学经典的魅力。由于中译本较多, 笔者结合白身翻译理论及实践的专业,用文学翻译批评的标准对本文所选取的 黄锦炎译本和范哗译本进行对比,目的在于找到译著可借鉴之处。 二、文学翻译批评标准 彭甄在《文学翻译批评:结构与功能》中曾经提到过翻译批评的集中角度。其中 所表述的审美观念,就是批评家们的美学观念,而标准则为翻译标准,文化传 播模式规范也就是原文屮所包含的文化背景及其元素,在翻译过程屮所具有的 规律。在翻译工作结束后,读者和批评家会对翻译成果进行检阅,相应的提出批 评和建议,翻译工作者吸收批评和建议,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翻译水平。彭甄认为, 对于一部翻译作品,要通过多种角度进行分析和批评,既要对原文的语言翻译 程度进行批评,又要对译文是否继承了原文的美学和文化元素进行批评。因此, 翻译批评具有译文评价、美学评价和文学评价三方而的标准。⑵ 王宏印结合翻译特点在《文学翻译批评论稿》一书中,提出文学翻译批评六个工 作标准,即语言要素、思想精神、文化张力、内容结构、行文风格和美学元素。 笔者拟通过选段译文分析,结合上述六个工作标准对黄锦炎译木(黄译)和范 晔译本(范译)进行对比。 三、黄译和范译的对比 (-)语言要素 译文的语言要素是构成文学翻译批评标准的最重要问题。根据这一标准,译文的 语言应该是地道的文学语言,而不是所谓的人工语言。译文语言还应体现一定文 体要求和职业特点,需将原文的文学性和个性展现出來,使译文更具感染力, 例如,小说开头: 例 1.The world was so recent that many things lacked names?[3] 黄译:这块天地还是新开辟的,许多东西都叫不出名字。 范译:世界新生伊始,许多事物还没有名字。 原文屮的“the world明显是指作者所描绘的马贡多小镇,黄译用了 “这块天 地”,既准确又让读者容易感同身受,而范译将其译为“世界新生伊始”,让 读者误以为是盘古开天辟地之时。译文的语言要素还应注意其准确性,不可一味 追求文学性。 (二) 思想倾向 思想倾向代表了原作传递出來的一种“情绪”,译者在翻译过程屮应尽力传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