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3.根系的功能  (1)初生根与次生根的功能期  (2)根系的生理机能  a.吸收功能  b.物质合成 c.物质运输与固定植株 d.分泌作用 e.信号传导  * 4.影响根系生长的因素 (1)土壤湿度   (2)土壤温度   (3)土壤肥力与施肥   (4)播种期与种植密度   (5)土壤质地与深耕  *         (二)茎的生长         1.茎的形成  茎节一般为11~15节,少者8~10节,多者达17节以上。茎节分地下节和地上节。地下节3~8节,节间不伸长;地上4~6节,多数为5个伸长节间。          相邻2个节间有重叠的共伸期:如第1节间快速伸长期正是第2节间缓慢伸长期,也是第3节间伸长开始期。   * 2.茎的结构与功能 (1)茎秆的构造 (2)茎秆的功能   a.支持作用 b.输导作用 c.贮藏作用 d.光合成作用 * 3.茎秆性状与倒伏  Grafius认为:        λr = FB-1 抗倒力影响因素: (1)株高及茎节间性状 (2)茎秆硬度及茎壁厚度 (3)茎的内部构造  Fig. 02-10 * * 抗倒力影响因素: (1)株高及茎节间性状 (2)茎秆硬度及茎壁厚度 (3)茎的内部构造  (4)品种特性 (5)栽培条件  * 倒伏程度分3级: 偏离铅垂线15°: 斜 15~45°: 倒 45~90°: 伏  趋光生长素与背地性曲折 Fig. 02-11 * * 4.影响茎秆生长的因素 (1)品种特性 (2)温度   (3)光照   (4)土壤湿度   (5)养分   * 培育壮秆有3条途径: (1)适时播种 (2)创建合理群体结构 (3)拔节前后适当控制肥水 *         (三)叶的生长         1.叶的形态结构           (1)叶的形态  变态叶有盾片(内子叶)、外子叶(退化)、胚芽鞘(不完全叶)、分蘖鞘(不完全叶)和稃壳(变态叶)等。         普通叶(又叫真叶、绿叶、完全叶)由叶片(叶身)、叶鞘、叶耳、叶舌、叶枕5个部分组成。         Fig. 02-12 * *         普通叶顶端尖锐,距叶尖3厘米左右有一缢痕。         叶色         叶片大小         (2)叶的构造  小麦叶片由表皮、薄壁组织(叶肉)、维管束和机械组织所构成。         Fig. 02-13 * *         2.叶的分化发生  叶片建成历经分化、伸长和定型3过程。         叶片分化形成:叶原基分化期、细胞分裂期,伸长期。         叶片伸长自叶顶端开始,先叶片伸长,后叶鞘伸长;在同一叶片上可看到2个生长过程:当顶端进入伸长期时,叶基部仍在细胞分裂期。         主茎叶片数为11~15叶,少者8~10叶,多者17叶以上。 *         3.叶的功能及功能分组         (1)叶的功能期  是指叶片从完全展开到衰老(变黄30%)所持续的日数。一般为30~100 d。         (2)叶的功能           ①呼吸作用         ②蒸腾作用         ③吸收作用         ④光合作用 *         ④光合作用         a.扩大光合面积         b.延长光合时间         c.增强光合能力         d.减少呼吸消耗         e.提高经济系数 *         (3)叶的功能分组  主茎叶片数分为遗传决定的基本叶数和环境影响的可变叶数2部分。          Table 02-06 * *         根据叶片出生早晚、着生部位及功能上的差异,把小麦叶片分为3组,即近根叶组、穗叶组、粒叶组。         Fig. 02-14 * * 4.影响叶片生长的因素 (1)品种  (2)温度 (3)光照   (4)栽培技术措施    * That’s all for Section 2 (Ⅰ) 第二节(Ⅰ)结束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dance! 第二节小麦栽培的生物学基础(Ⅰ) * 一、小麦的起源与分类         小麦 Triticum aestivum L.         禾本科 Gramineae         小麦族 Triticeae dumort. (Hordeae)         小麦属 Triticum L.         Table 02-02 * 二、小麦的一生         (一)生育期和生育时期         栽培学上,把小麦从种子萌发、出苗至新种子成熟这一过程所经历的天数称做小麦的生育期或全生育期。         生产上为方便起见,把小麦播种至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