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卧位推拿手法结合颈部功能运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5例临床体会.docxVIP

侧卧位推拿手法结合颈部功能运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5例临床体会.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侧卧位推拿手法结合颈部功能运动治疗神 经根型颈椎病65例临床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 方法:对65例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进行推拿治疗, 让患者侧卧位,采用一系列的推拿手法并结合颈部功能锻 炼。结果:近期治愈率为95. 38%,随访6个月,治愈病例中 复发率为6. 25%o结论:侧卧位推拿手法结合颈部功能运动 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侧卧位推拿;颈部功能运动;神经根型 颈椎病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由颈部长期劳损,颈椎及其 周围软组织发生病变或骨质退行性改变引起神经根受压,导 致颈椎动脉、颈神经根、颈部脊髓及交感神经受到压迫或刺 激而引起的一组复杂的症候群[1-3] o本病多发于46岁以上 的人群,男女皆可发生,多因风寒、外伤、劳损等因素造成。 临床发病起初见颈肩部疼痛不适,颈项强直;神经根受压时 出现颈肩痛、颈枕痛;第5颈椎以下受压时,出现颈僵,活 动受限,有一侧或两侧颈、肩、臂出现放射性疼痛,伴有手 指麻木、肢冷、上肢沉重、抬手无力、持物坠地等症状[4-5] o 对于本病的治疗,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一套 简便易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以近5年来具有代表性的65 例病例作为参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组65例,均为颈椎病神经根型,其中 男37例,女28例;年龄最小30岁,最大72岁,平均56 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3年。诊查:多数患者颈椎的生理 前凸减少或消失,颈部后伸受限。当颈部候伸或向患侧弯曲 时可出现上肢和手部放射性麻木和疼痛。压顶、叩顶试验阳 性。X线可明确诊断。颈椎骨折脱位、先天性椎病融合乳突 炎、椎管内疾患、肿瘤患者均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1.2治疗 1.2. 1常规治疗治疗原则:疏风散寒、通经活络、解 除痉挛、滑利校正关节。取穴:风池、风府、天顶、肩颈、 肩外俞、肩中俞、天宗、缺盆、手三里、合谷、颈肩部压痛 点等。手法采用推、擦、揉、点、按、滚、弹拨、拔身等。 推揉,滚拿舒经法:以右侧在上为例,患者取健侧卧 位,头部微前屈,头侧下部垫枕,使颈部略侧向健侧,医者 站于其头后,左手扶其头部,另一手掌推、 站于其头后,左手扶其头部, 另一手掌推、 擦鱼际滚冈上肌、 肩胛区,颈后部肌肉。再用多只轻快拿揉颈部反复数次。(2) 揉拨点按通经法:患者体位同上。医者站于患者头后方,用 一手扶其肩部,另一手用拇指,从肩胛下角拨揉督脉及两侧 夹脊、冈上肌、斜方肌外援、枕骨下缘,反复数次。在施术 过程中,反复点揉,风驰、风府、天顶、肩颈、肩外俞、肩 中俞、天宗、缺盆。再用拇指或十指弹拨,尺三里(小海下 2寸)、手三里等。痛点条索样物触多次弹波,点按。(3)拿 揉滚打伤肢法:患者体位同上,医者站于其后方,用双手多 指轻快拿揉上肢。用小鱼际滚伤肢由上至下;由下至上反复 数次,多指,敲打伤肢。(4)颈部拔身理筋法:患者取仰卧 位,医者站于头上。用双手四指交叉,拖于患者颈部向头上 方,做缓慢牵拉。后用双手多指,上下梳理颈椎两侧夹脊。 1.2.2颈部功能运动法(1)健颈操:患者取坐位,医 者用音乐或语言缓慢导引患者做颈部前驱、后伸、颈部左右 测区、顺时针,逆时针环转。前驱下颌尽量靠胸;后伸眼睛 向后上方看;左右测区耳朵尽力靠肩。(2) “米”字操:患 者取坐位,医者用音乐或语言缓慢导引患者,以鼻尖做先横, 后竖,写米字。(3)五劳七伤向后瞧:患者取坐位,双手扶 膝。医者用音乐或语言缓慢导引。患者头慢慢先向左转,瞧 向左后方,头旋至最大限度,稍停片刻,正头复元(右侧同 左)。(4)犀牛望月事:患者取坐位,医者用音乐或语言缓 慢导引。患者下颌向上,眼睛看向上方,左右寻找,好似看 月,稍事片刻头部复原。注意事项:(1)每次治疗时,动作 需缓慢;幅度由小至大。(2)每次治疗时,选择1?2个动 作结合手法治疗。(3)患者在做上述运动时,需配合呼吸, 应全神贯注。每次治疗30 min; 10次为一治疗疗程。 1.2.3其他疗法 配以其他适当的辅助疗法可明显提高 治疗效果,如盐带热敷、火罐疗法、颈部牵引、中药熏蒸疗 法等。 1.3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 疗效标准》制定。治愈:原有症状与体征消失,颈椎活动自 如,复查X线片示生理弧度恢复正常;好转:主要症状与体 征减轻,偶有颈部不适感,颈椎活动轻度受限,复查X线片 示生理弧度有改善;无效:主要临床症状与体征无明显改善, 颈椎活动受限,复查X线片示生理弧度无明显改善[6]。总 有效二治愈+好转。 2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1)近期疗效: 治疗65例,按上述标准,治愈48例(73.84%),好转14例 (21.54%),未愈 3 例(4. 62%),总有效率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